黃金華 張梅芳
針灸配合康復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黃金華 張梅芳
目的 探討針灸配合康復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文選取10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組采用針灸配合康復護理方式,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結果 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得分分別是(95.57±1.58)分和(93.17±2.01)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得分分別是(80.51±1.49)分和(79.14±1.49)分,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針灸配合康復護理方式,可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應該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針灸;康復;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
臨床中要加強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認識,科學護理,提高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2]。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分別進行針灸配合康復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方式,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宜春市中醫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n=50)。護理組,男18例,女32例,年齡29~77歲,平均年齡(54.57±7.58)歲。對照組,男20例,女30例,年齡28~77歲,平均年齡(54.58±7.62)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2組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開展針灸護理操作以及其他方面護理操作的資質,這樣才可以保證醫護工作順利實施和開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組給予針灸護理方式,在針灸護理過程中,需要選取患者的三陰交、足三里、風市、風府等多個穴位,然后利用38號針毫針進行針灸操作[3],在針灸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常規消毒處理,每間隔10分鐘進行1次針灸操作,施針1次,每針的停留時間大約控制在半小時左右,三陰交、足三里、風市、風府等穴位需要留針到局部出現微紅狀態[4]。
護理組采用針灸配合康復護理方式。第一,急性期發病患者,患者的關節疼痛較重,容易引發全身疼痛等[5],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體位護理,床墊不宜過高,枕頭盡量放低,關節盡可能保持伸展狀態,避免壓迫等。同時在護理過程中,如果患者全身疼痛癥狀適當減輕后,護理人員需要鼓勵患者適當的進行運動,輕緩的運動能夠有效的保證患者肌肉功能和關節功能運動,避免出現關節畸形等狀況[6]。第二,穩定期患者,護理人員在康復護理指導過程中,需要通過輔助運動方式改善患者關節的運動范圍,使得患者的疼痛感緩解,護理時,患者可利用橡皮條、滑輪等進行鍛煉[7],這樣能夠在鍛煉過程中,不斷加大運動強度,有助于其身體早日康復。在康復護理過程中,患者雖然運動強度不斷增大,但是一定要避免負重走路,只可依靠單雙拐進行負荷訓練,注意糾正不良的步形,從而有助于患者不斷提高鍛煉強度,盡可能獨立完成訓練過程,從而提高身體素質。
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療效對比 護理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72.00%,護理組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護理療效情況[n(%)]
2.2 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對比 護理組:惡心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對照組:惡心4例,腹瀉3例,嘔吐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00%;2組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結果對比 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得分分別是(95.57±1.58)分和(93.17±2.01)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得分分別是(80.51±1.49)分和(79.14±1.49)分,護理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多關節、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8],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周圍性的多關節慢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等,經常反復發作。因此,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康復護理指導過程中,不同的病情發作期,需要采取不同的、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療效,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開展針灸聯合康復護理方式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實施有效醫護操作,可以使患者得到充分的照料和護理管理,進一步彌補了傳統醫護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發揮醫護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患者病情加強正確認識,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醫護技術水平,使得我院的醫護工作更加高效的開展和實施。
開展高效率的護理工作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情緒變化,加強患者心理、生理等各個方面的護理指導和說明,使得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積極配合醫護工作開展,提升醫護療效。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針灸配合康復護理方式,可以顯著臨床的治療效果,明顯提升護理質量與水平,應該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1] 王艷欣.針灸配合康復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4,14:1720-1721.
[2] 汪玉婷子.針藥結合治療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0.
[3] 何冠蘅.電磁療法配合電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4] 羅永菊.針灸結合康復護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10:20-21,61.
[5] 曾海坤,曾灶英,郭大敏,等.中藥生地馬錢丸配合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療效及安全性[J].當代醫學,2012,16:153-154.
[6] 丁靜,李海然,范麗萍.腰痛寧膠囊配合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2012,10:63-64.
[7] 巴燕?艾克海提.溫針灸配合西藥常規治療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觀察[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8] 陳世云.蜂針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72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中醫院(黃金華 張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