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卒
復方骨肽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可行性研究
傅俊卒
目的 探討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200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100)。實驗組予以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輔助治療,對照組僅用甘露醇治療,1個療程(7d)后比較2組療效。結果 對照組治療前疼痛程度分數總分21分,治療后為10分,實驗組治療前疼痛程度分數22分,治療后為4分,治療均有效;治療后2組疼痛程度分數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療程后,對照組治愈53例,好轉21例,無效26例,止痛時間(4±6)d;實驗組患者治愈75例,好轉10例,無效15例,止痛時間(2±5)d。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更理想,有效率高且止痛時間短,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復方骨肽;甘露醇;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癥已經成為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病,俗稱“腰突癥”,其主要癥狀為腰疼、腰腿疼、伴隨下肢放射痛,病灶主要發生部位以L4-5、L5/
S1
[1]。影響范圍廣泛,成為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的一大障礙,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可使部分患者癥狀緩解或治愈[2-4]。為了改進保守療法,探索出更高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200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療效比較,發現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優,可考慮臨床中廣泛推廣。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贛州市立醫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診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20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n=100)。其中對照組男40例,女60例,年齡(46.47±26.14)歲,實驗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49.44±24.58)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治療以骨盆牽引,及甘露醇針(250mL,國藥準字H20043784,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50mL靜脈快速滴注。實驗組:常規治療以骨盆牽引,然后輔助用復方骨肽注射液(5mL:75mg,國藥準字H20051952,南京新百藥業)75mg+氯化鈉針250mL靜脈滴注,以及甘露醇針250mL靜脈快速滴注。治療1GE療程(即7d)后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比較。
1.3 觀察指標 疼痛程度以3級劃分并計分:腰腿劇烈疼痛,且不能忍受不能入睡者為2分;疼痛較輕,不影響睡覺可忍受者為1分;無疼痛者則計為0分;2組治療1個療程后分別根據患者好轉情況進行評定。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好轉:癥狀大部分消失;無效:癥狀及功能均沒有改變。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分數變化分析治療前對照組疼痛程度分數總分與實驗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對照組疼痛程度分數總分10分與實驗組4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分數變化分析
2.2 治療1個療程后2組療效比較 治療1個療程后,對照組的患者被治愈53例,好轉21例,無效26例,止痛時間(4±6)d;實驗組患者治愈75例,好轉10例,無效15例,止痛時間(2±5)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對照組更好,有效率高且止痛時間短。見表2。

表2 治療1個療程后2組療效比較(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造成的,其中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長期彎腰或重體力勞動都是主要的發病原因[5]。因為患者髓核突出或脫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狀徑大小、病理特點、機體狀態和個體敏感性等不同。因此臨床癥狀也多為不同,常見的癥狀有:腰痛、下肢放射性痛、肢體麻木、間歇性跋行、肌肉麻痹等,在能借助CT和核磁技術的今天對典型病例的診斷,一般多無困難,但對于非典型者,或是椎體型、中央型等病例,則易于誤診,應注意防止[6-7]。
在治療方法上,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可使部分患者癥狀緩解或治愈。在骨多肽內加入一些蝎毒鎮痛肽(SAP)和蝎毒抗炎肽(SPP)則可制成復方骨肽,抗炎鎮痛[8]。甘露醇作為一種單糖,不能被機體代謝,具有很強的組織脫水作用,同時可增強血漿滲透壓,改善良好的神經根水腫,減輕疼痛[9]。
本院研究發現,對照組在治療前疼痛程度分數總分21分,治療后減少到10分,表明治療有效,實驗組治療前疼痛程度分數
22分,治療后4分,同樣治療有效。另外在治療前:對照組疼痛程度分數21分,實驗組為22分;治療后:對照組10分,實驗組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況且治療1個療程后,對患者好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照組治愈53例,好轉21例,無效
26例,止痛時間為(4±6)d;實驗組患者治愈75例,好轉10例,無效15例,止痛時間是(2±5)d。2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臨床效果比對照組更好,有效率高且止痛時間短。結果顯示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更有效。本次實驗結果與王李民等[10]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綜上所述,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更有價值,具有療效好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段景柱,崔少千.復方骨肽注射液促進四肢骨折愈合的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09,9(3):169-170.
[2] 杜曉軍.復方骨肽注射液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0,28(6):50-51.
[3] 羅偉華,韋瑛.復方骨肽注射液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J].亞太傳統醫藥,2012,15(4):246-247.
[4] 張純武,李章平,韓艷,等.吳劍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90例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0,45(3):174-175.
[5] 劉銘成,孔維菊.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治療早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5(3):239.
[6] 張純武,李章平,韓艷,等.吳劍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90例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0,45(3):174-175.
[7] 趙黎明,何瑞波,王鵬.甘露醇脫水聯合硬膜外封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28 例[J].亞太傳統醫藥,2010,37(4):648-653.
[8] 呂存賢,方小林,王維佳.活血化瘀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動物模型中PLA-2水平的影響[J].浙江中醫雜志,2012,41(6):348-349.
[9] 于杰,朱立國,高景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免疫學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6,14(3):54-58.
[10] 王李民,王小雄.復方骨肽聯合甘露醇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5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14);:60-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86
江西 341000 贛州市立醫院骨科 (傅俊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