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厚梓 劉麗平
中高危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鄢厚梓 劉麗平
目的 探討中高危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60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療,觀察2組療效和出血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83.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出血率為6.67%,對照組為13.3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高危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治療效果確切、起效快、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風險;肺栓塞;阿替普酶
肺栓塞的臨床特征為呼吸功能和肺循環功能障礙,確診初期病死率較高。早期治療有利于減少肺栓塞病死率,改善預后,減緩肺動脈高血壓疾病發展??鼓腿芩ㄋ幬锸桥R床治療肺栓塞的重要方法。相關研究顯示,對急性肺栓塞的早期病死風險進行分層,以是否存在低血壓、休克、心肌損傷、心功能不全為標志物[1],對肺栓塞癥進行分層治療,有利于治療有效率和安全。本文分析了中高危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上高縣人民醫院收治的中危肺栓塞患者60例,入選標準:發病2周內;伴有休克癥狀。排除標準:近期大手術或顱內自發性出血;活動性內出血。以根據修正的Geneva評分判斷肺栓塞危險度的標準:低危0~3分;中危4~10分;高?!?1分。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觀察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22~76歲,平均(56.5±6.3)歲。其中9例高危肺栓塞,臨床表現為低血壓、右室功能障礙、休克、心肌損傷,21例中危肺栓塞,表現為心肌損傷、右室功能障礙。肺栓塞高危因素:3例深靜脈血栓,3例腦梗死,2例糖尿病,2例類風濕關節炎,3例腎病綜合征,5例腫瘤,2例重癥肺炎,2例房顫,2例骨折,3例復發肺栓塞,2例呼吸系統疾病,1例冠心病。對照組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3~75歲,平均(54.9±7.8)歲。其中10例高危肺栓塞,臨床表現為低血壓、右室功能障礙、休克、心肌損傷,20例中危肺栓塞,表現為心肌損傷、右室功能障礙。肺栓塞高危因素:4例深靜脈血栓,2例腦梗死,3例糖尿病,1例類風濕關節炎,4例腎病綜合征,4例腫瘤,1例重癥肺炎,3例房顫,2例骨折,3例復發肺栓塞,1例呼吸系統疾病,2例冠心病。2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絕對臥床,面罩或鼻導管吸氧,監護心電血氧血壓。對休克患者進行抗休克治療。治療前進行肺動脈CTA、12導聯心電圖、心臟超聲、肌鈣蛋白、心肌酶譜檢查。2組患者均給予抗凝治療,應用低分子量肝素。觀察組給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將阿替普酶100mg與0.9%氯化鈉溶液配制成0.5mg/mL,靜脈滴注,第1小時靜滴60mg,第2和第3小時靜滴20mg。對照組給予尿激酶治療,總劑量為2萬IU/kg,靜脈滴注2h。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復查CTA,觀察肺動脈充盈缺損情況;觀察2組出血并發癥、死亡率。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肺動脈壓、血氣分析情況恢復正常,復查CTA結果肺動脈充盈缺損基本消化。顯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肺動脈壓下降至少20mmHg,血氣分析情況顯著改善,復查CTA肺動脈充盈缺損明顯減少。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肺動脈壓下降至少10mmHg,血氣分析情況和復查CTA均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血氣分析情況無變化,肺動脈充盈缺損無變化甚至增多[2]。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對比(n)
2.2 2組出血情況對比 2組均無死亡病例。觀察組中2例出血,出血率為6.67%,其均是因行股動脈血氣分析時采血所致,給予壓迫止血處理;對照組中4例出血,出血率為13.33%。其中1例為行股動脈血氣分析時采血所致,給予壓迫止血處理;3例為便潛血陽性,無血便和柏油樣便,經胃黏膜保護和抑酸對癥處理。2組出血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較高,若伴有休克癥狀不及時給予溶栓治療,則病死率高達50%。中高危肺栓塞治療的關鍵是有效溶解血栓,改善右心功能衰竭、降低心室負荷,使肺組織恢復再灌注。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法是抗凝和溶栓治療[3]。根據發現時間和特性溶栓藥物可分為三代,鏈激酶和尿激酶屬于第一代溶栓藥物,特異性較差,對血栓結合和血液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同時發揮作用,會廣泛消耗纖維蛋白原,容易導致出血并發癥[4]。
阿替普酶屬于第二代溶栓藥物,糖蛋白是其主要成分,含有526個氨基酸,對纖維蛋白存在特異性,若存在纖維蛋白,則會增強纖溶酶原作用。阿替普酶可以刺激血栓中的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且不會激活血液循環的纖溶酶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是阿替普酶可有效溶解血栓靶位,有利于對重癥肺栓塞患者的搶救。靜脈給藥45min內可使阻塞肺動脈再次通暢,溶解大量血栓[6]。
出血是阿替普酶常見的并發癥[7]。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出血量無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阿替普酶具有較短半衰期,為4~5min,給藥10min后80%原藥就可自血中消除,而且選擇性激活與纖維蛋白相結合的血栓纖溶酶原,不會對全身性的纖溶活性產生較大影響,降低了出血風險[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中1例高危患者治療無效,由于其有肺栓塞復發病史,高危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因此需盡早進行溶栓治療以降低病死率,中危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較為穩定,因此并不將溶栓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案。相關研究顯示,右心功能是決定肺栓塞預后的主要因素[5],在患者休克或血流動力學不平穩時立即改善右心功能,對組織灌注和血壓正常、有心功能不全、無禁忌證患者可給予溶栓治療。
綜上所述,中高危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效果顯著,可使肺動脈壓下降,減少血栓,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出血發生,可作為臨床有效治療方案。
[1] 李澤浦,徐兵,姜蓉,等.阿替普酶100 mg溶栓方案治療急性肺栓塞的觀察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3):224-228.
[2] 焦雪.阿替普酶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溶栓治療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062-3063.
[3] 劉海濤,何敬堂,田濤,等.瑞替普酶與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大面積肺栓塞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 11(3):270-273.
[4] 陳泉芳,王威,鄒小英,等.阿替普酶治療大面積肺血栓栓塞癥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7):1159-1161.
[5] 周曉明,任乃剛,馮學威,等.阿替普酶治療中高危肺栓塞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2):111-113.
[6] 唐宇軒,戈振華,張兵.根因法用于分析圍手術期肺栓塞的病因及采取預防措施的體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26(3):44-46.
[7] 高繼東,王曉軍,鄭明非,等.可回收型下腔靜脈濾器用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11):959-960.
[8] 白黎峰.溶栓結合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療效及對血液及纖溶系統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5,21(3):150-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96
江西 336400 上高縣人民醫院呼吸科 (鄢厚梓 劉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