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黃勇
目的 探討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n=42)。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柴平湯治療,對比分析2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0%,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柴平湯;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效果
腸易激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癥狀,多發于中青年人群中[1]。有關統計顯示,該疾病的患病率占消化門診的25%~50%[2]。腸易激綜合征一般分為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和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其中以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最常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性的腹脹、腹痛、腹瀉,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而導致大便失禁。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藥物治療。本研究中,本院用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江西省撫州市中醫藥高等??茖W校附屬醫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選取84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腸易激綜合征診治共識意見》的診斷標準。將這些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n=42)。治療組患者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16~52歲,平均年齡(31.5±9.3)歲,病程3個月~15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24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36.3±11.7)歲,病程6個月~20年。通過對比,2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治療:口服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地奧集團成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51023598),1天3次,1次2~3粒。以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采用柴平湯治療。藥方組成:川柴胡3g,姜半夏4.5g,川樸6g,清炙草1.5g,炒黃芩3g,赤苓9g,制蒼術3g,廣橘皮4.5g,鮮生姜3g。水煎,每天1劑,分2次口服。以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 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有關標準為療效評價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每天腹瀉次數和腹瀉情況均有很大改善,便溏每天僅1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每天腹瀉次數和腹瀉情況均有所改善;無效:大便浠溏,臨床癥狀沒有改變??傆行?(愈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軟件SPSS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42例治療組患者中,痊愈21例(50.0%),顯效11例(26.2%),有效
8例(19.0%),無效2例(4.8%),總有效率為95.2%;42例對照組患者中,痊愈13例(31.0%),顯效15例(35.7%),有效6例(14.3%),無效8例(19.0%),總有效率為81.0%。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42例治療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腹痛、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率為4.8%;42例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現腹痛、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率為9.5%。2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相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與胃腸功能改變有關,以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主要癥狀而又缺乏胃腸道結構或生化異常的綜合征[3]。目前來說,該疾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主要與精神因素、腸道刺激因素等有關,其主要發病機制是腸道運動功能異常。腸易激綜合征分為腹瀉型和便秘型2種,其中以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最常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性的腹脹、腹痛、腹瀉,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而導致大便失禁。
中醫理論認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是由于患者的情志、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而導致患者肝氣郁結,肝臟功能失司,從而表現出腹痛、腹瀉不止[4]。對此,根據中醫辨證治療原則,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從舒肝散郁、調肝健脾等方面入手。柴平湯主要是由川柴胡、姜半夏、川樸、清炙草、 炒黃芩、 赤苓、制蒼術、廣橘皮、鮮生姜等中藥組成[5]。川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姜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用于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川樸苦、辛,性溫,歸脾經,胃經,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等功效。清炙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等功效。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降血壓等功效。赤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等功效。制蒼術具有燥濕健脾、解表祛風等功效。橘皮具有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等功效。生姜具有殺菌解毒、開胃健脾等功效。該藥方合用具有和解少陽、祛濕和胃、疏肝解氣之功效,因此可以用在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柴平湯治療,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0%,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4.8%,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9.5%,2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1] 李雅娟,祁會杰,郝峰,等.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71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24):121-122.
[2] 蘇冬梅,張聲生,劉建平,等.中醫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系統評價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4):532-535.
[3] 林均余.柴平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1):1646-1647.
[4] 張麗娜.瀉肝健脾補腎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蘭州:甘肅中醫學院,2014.
[5] 林鎮平.加味柴芍六君子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8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7):7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102
江西 344000 江西省撫州市中醫藥高等??茖W校附屬醫院(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