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東
摘 要:該文從田塊選擇、棚架搭設、大田移栽、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成熟采收等7個方面介紹了吊瓜規模化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關鍵詞:吊瓜;規模化;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9-69-02
吊瓜學名栝樓,為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屬葫蘆科。吊瓜籽、皮、根均可入藥。目前人工栽培吊瓜主要目的是收獲吊瓜籽獲取經濟效益。吊瓜籽富含植物脂肪(種仁脂肪油含量約占52%),久食口不干燥、不敗味、香味濃郁,是瓜籽類的佳品,并且具有治療便秘的功能,故又被人們冠以功能性休閑食品的美名。此外,吊瓜籽還有其它藥用功能。自21世紀初以來,吊瓜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均有廣泛種植。筆者多年實踐,總結了吊瓜規模化高產栽培技術,共大家在生產實踐中參考。
1 田塊選擇
吊瓜是喜溫、喜光、耐肥,不耐澇的作物,生命力強、適應性廣,但要獲得高產,需要選擇有排灌條件、土壤肥厚的沙壤種植,最好是菜園地。
2 棚架搭設
吊瓜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規模栽培時,為方便藤蔓生長,提高瓜籽產量和品質,應搭設長久性的棚架,最好是搭水泥柱配合鋼絲網結構的棚架。采用水泥立柱的棚架,水泥立柱長度為2.2m,橫截面為8cm×8cm,棚架的外圍立柱長度為2.4m。為了增強拉力,外圍的立柱是向外傾斜栽立的(傾斜度50°~60°),所以要長些,內圍立柱長度為2.2m。棚架高度1.8~1.9m,立柱栽立長寬比為3m×5m為宜,(畦寬2.6m,溝寬0.4m,溝深0.3m。正好1畦栽1排立柱)。棚架的每排立柱間拉1根主綱,主綱使用細的鍍鋅鋼絞線,配以鍍鋅細鋼絲,織成網狀,網目長寬15cm×15cm為宜。必須使用防銹鋼絲,否則1~2a鋼絲就銹蝕。鋼絞線與鋼絲交結處要固定,以防吊瓜生長后因風吹晃動而脫落。棚架的每根外圍立柱都要打扒線,以增強拉力。扒線采用埋入式,即扒線下端埋入50cm長的水泥橫柱,在橫柱上拉扒線。橫柱埋入地下要在50cm以上,扒線要用緊線器拉緊。如果是地勢比較低洼的田塊(如水稻田),每根立柱的下端還要墊1塊方磚,以加大立柱的橫截面積,減小壓強。因為地勢低洼,一遇積水,土壤發軟,立柱受重壓下沉,不僅易導致棚架倒塌,帶來災害性的損失,而且棚架下沉將給采瓜帶來困難(棚子過矮,采瓜人身體難以直立作業)。為便于生產操作,棚架的搭設時期宜在田畦翻耕整理、水溝開挖規劃好后,進行秧苗移栽。立柱不要栽在田畦正中間,避免影響中耕除草、施肥。
3 大田移栽
規模化栽培吊瓜以育苗移栽為主,也可購買塊根移栽。吊瓜是多年生植物,購買塊根栽培以1a生塊根為佳,年份過長,產籽量下降。育苗移栽,長江下游地區,可在每年2~3月間播種,育苗要點是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0h,然后再用50℃溫水浸泡10h后播種。有條件的可采用恒溫箱催芽播種,即用清水浸種20h后放入溫箱,保持恒溫35℃,待大多數種子破胸后即可播種,種子在溫箱內要始終保持濕潤。種子播在苗麻要用細土覆蓋,然后用塑料薄膜小弓棚遮蓋,升溫保墑,促使早出苗,以利于年內開花結果,提高經濟效益。苗長10cm以后即可大田移栽,大田移栽密度第一年667m2栽300株,株行距3m×1m,第二年定植50株,株行距3m×4m,雌雄比10∶1(密度由大田肥力決定)。莖蔓出土后,人工牽引上架。生產上一般采用蘆葦桿作支撐,用稻草把莖蔓捆扎在蘆葦桿上牽引上架。每株苗留1支主莖上架,多余的腋芽全部抹掉。主莖上架1.5m長后即可打頂,以促使主莖分枝。莖蔓上架后要及時梳理,使其分布均勻。采用塊根引種方式的,在撐握雌雄株的情況下,可按10∶1的雌雄比,每667m2引種50株即可,其余田間管理與育苗移栽的相同。
4 肥水管理
吊瓜是耐肥作物,生產上以重施基肥為主。春節過后,即可施基肥,一般每株施腐熟餅肥3kg,或腐熟雞糞10~15kg,施肥時要距離主根50cm劃圓圈開溝施入,待肥料施下后再覆土掩蓋。以后追肥的施用方法也是同樣進行,特別是施用化學肥料如尿素等,切勿將肥料直接灑在主根上,化肥一旦與主根直接接觸,極易導致瓜苗死亡。追肥可從六月份開始,6~9月每月追施1次,每株追施N.P.K復合肥0.2kg。肥料的使用原則是根據地力和植株長勢而定,而非千篇一律。
吊瓜需水量大,特別是高溫干旱季節,要常澆灌,保持土壤濕潤,但機灌時要特別留神,水不能淹根,否則吊瓜將被淹死,因為吊瓜是極不耐淹的作物。雨季要搞好清溝瀝水,暴雨后田間即時排澇。
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勤,特別是早期莖蔓未封頂時,雜草生長很快,要勤除雜草。化學除草可采用草甘膦胺鹽和百草枯。注意打藥時藥液不能碰到吊瓜植株上,否則將造成藥害。
6 病蟲害防治
6.1 蟲害 吊瓜的主要害蟲有:瓜藤天牛、瓜絹螟、黃守瓜、蚜蟲、青蟲等。危害最大的為天牛,它以幼蟲蛀食藤蔓,造成藤蔓枯死。生產上對于蟲害的防治策略是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農業防治:主要是在春、夏季采用田間點燈殺蛾和冬季將枯死的藤蔓清理、燒毀,以消除越冬蟲源、病源。藥劑防治:植株上發現蟲害即打藥水防治,為保險起見,在6月至10月份每隔15~20d打1次保險藥。可用“蘇云金桿菌、頑固”等農藥進行葉面噴霧。
6.2 病害 吊瓜的病害主要有:瓜萎蔓枯病、炭疽病、根結線蟲和病莓病,以蔓枯病和炭疽病為重。
6.2.1 蔓枯病 蔓枯病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發病期在6~7月份,高溫多雨時,該病發生快,病癥表現為植株莖蔓萎蔫進而發展為整株死亡,藥劑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絡氨銅兌水灌根。
6.2.2 炭疽病 炭疽病屬真菌病害,前期危害葉片,后期危害果實,病癥表現為果實出現黑斑、腐爛、脫落。發病高峰長江中下游地區在8~10月份。藥劑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阿料妙收”兌水葉面噴霧。由于農藥不斷地更新換代,具體用藥種類及方法可向當地值保站或農藥供應商咨詢。
7 成熟采收
吊瓜成熟期長,8月底到11月份都在采收。吊瓜成熟時瓜皮由青色轉為橙紅色,表皮有光澤,手捏瓜發軟,達到上述程度即可采收。果子采下后可擺2~3d以利剝籽。
參考文獻
[1]薛晏輝.食用吊瓜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08).
[2]吳文安,周秋菊.吊瓜栽培技術與效益分析[J].上海農業科技,2006(3).
[3]高大可,艾辛.吊瓜引種與栽培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0(15):36-38.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