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利娜 劉寶源
摘 要:針對高校教學與科研兩大職能,指出教學是高校的核心目標,科研則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完成,促進實驗室和教師隊伍建設、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同時,教學和科研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學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礎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
關鍵詞:高校;教學;科研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無論是一本、二本院校還是三本、高職高專,在高等教育學者中都一直認為科研與教學是不可分割的。科研促進教學提高其質量,教學又為科研提供實證案例。二者彌補可分。如何正確對待教學與科研,如何調節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教學與科研工作,這個問題一直都縈繞在高等教育學者的腦海中。
一、高校的首要任務是教學工作
前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曾說過:“教師要把主要工作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教師要把教學當作‘主業,而不是‘副業”。這句話精辟論述了教學在高校教師價值取向中的核心地位,即以教學為本,以科研為“輔”,科研要為教學服務。沒有教學活動,沒有教師和學生,大學無異于科研機構或企業。因此,教學在大學職能中居于基礎和中心地位,培養人才是首要職能。[1]
二、高校要大力開展科學研究
在高校中,學校的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素質和能力。教學可以說是高等教育的主體和基礎,但同時,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發展要求,就要有科研作為支撐。因為高等教育不等同與初等教育,它所培養出的人才是具有創作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相結合的。所以其傳授的知識要不斷的更新。而獲得最新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科研。并且通過研究課題任務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1.教師從事科學研究方面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題,應該首當其沖地進行科研活動。只有教師積極研究和探索未知領域的疑難問題,才能夠認識和了解改學術科領域的最前沿,只有激發教師的創新思想,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影響學生產生創新意識;并且科研可以讓教師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詞,擴展知識面,以此提高其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更加促進教師在教學中對待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法,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水平。
現在各個高校都要求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積極提出、申報科研項目。通過對科研項目的集體實施,除了可以提高團隊精神、提高教師自己的組織能力之外,最主要是可以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改革,促進教學,增進教學質量,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方面
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經過選題、設計和實驗訓練,能夠切實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精神和科學道德精神,引導他們養成腳踏實地、尊重事實、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人生觀、價值觀及良好的工作作風。通過艱苦的科研鍛煉,還能增強他們對知識價值的認識和對科學的尊重,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促使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雖然教學與科研都是現代高校的基本職能。[2]
因此,無論從教師方面還是從學生方面都可看出高校實施教學研究、科學研究都能促進高校的發展。
三、高校科研要為教學服務
1、以科研促進教師隊伍建設豐富教學內容
科研是培養高素質教師的根本途徑。通過科學研究,教師能夠吸取學術界的最新成果,掌握學科前沿發展動態,這樣才能不斷改造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而以這種擴展、完善的知識體系教授學生,會大大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只有通過科學研究, 高校教師才能及時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方向,以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學生。因為不同的學生層次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只有不斷地教改、科研,才能和自己所教授的學生相適合。以此來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以科研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要培養新世紀新時期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知識,也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只有在大學里讓學生接觸科學研究的環境與氛圍,學生才可以了解到怎么做是科研課題,怎么解決自己的學習中的遇到的難題,加強自己的能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入門方法。因而,必須將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引入科學研究過程中,吸收他們進入課題組,激發他們學習及探索知識的熱情,并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科研實踐能力、團隊意識、協作精神等。并且在科學研究中一定要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就可以通過這一經歷,了解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可以和自身學習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并運用自己的能力來進行實踐和科學創新。
3、以科研促進教學條件的改善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相互區別又相互交融的兩項中心工作,在進行教學研究的同時,要有科研經費相支撐。這些經費在除了可以對本次的科研提供資助,無形中也會改善教學環境和條件。比如在教學改革的同時,會涉及到實驗室里的實驗。要想完成此次科研,就會引進新的教學設備。在此科研完成后,會重復利用。因此,即保障了此次課題的基礎建設,又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新的設備。可以說科研的實驗經費使實驗室教學環節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并減少國家及學校負擔,推動教學工作。在合理調配的前提下, 科研經費可以對拓展教學空間、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四、高校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必然性
1、高校的教學是基礎,高校的科研是促進教學發展的一劑良藥。可以說,兩者協調發展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需要以科研為動力,科研也必須以教學為支撐,二者缺一不可。高校科研工作的開展對推進教學研究、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指導教學實踐等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3]
2、要想一所高校持續發展,其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高素質人才。動手能力和基礎理論知識要共同擁有,這才是現在社會所要求的人才。因此,學校中的教學和科研要相互結合,使學生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及扎實的理論基礎。這些能力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科研工作在學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重視自身的科研研究同時,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提高其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與科研,在高校中,永恒不變的話題,兩者應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為高校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羅鵬程,周經倫.論教員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的協調發展[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6.
[2]金永君,張曉蘭,任常愚.高校教育必須與科研相結合[J].高教研究,2007(2): 18-19.
[3] 高校科研、教學協調發展機制探索. 楊俊中. 河南教育. 2008, 4.
[4] 高校教育的“教”與“研”. 張永宏等.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2008,12.
[5] 徐登斌,郝書明. 以科研為先導促進學校發展.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