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華 李昌 袁林輝
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在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中的應用
馬長華 李昌 袁林輝
目的 分析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影響。方法 選取83例需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3例。對照組在切皮前20min靜脈注射2mL生理鹽水,觀察組則在切皮前20min靜脈注射40mg帕瑞昔布鈉(溶入
2mL生理鹽水進行稀釋),2組術中均持續性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以維持麻醉。結果 觀察組手術完成即刻、拔管后5、10、15、30min MAP為:(83±5)mmHg、(102±13)mmHg、(107±15)mmHg、(103±11)mmHg、(109±14)mmHg,HR為(63±4)次/min、(76±5)次/min、(74±4)次/min、(78±7)次/min、(75±6)次/min,對照組手術完成即刻、拔管后5、10、15、30min MAP為:(80±3)mmHg、(128±17)mmHg、(127±13)mmHg、(132±16)mmHg、(129±12)mmHg,HR為(61±4)次/min、(84±5)次/min、(88±6)次/min、(86±6)次/min、(85±4)次/min,2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比手術完成即刻高(P<0.05),觀察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2組VAS評分、躁動評分、Ramsay評分為:觀察組(2.8±1.3)分、(1.5±0.8)分、(3.4±1.2)分,對照組(4.2±1.4)分、(3.2±1.2)分、(1.3±0.8)分,觀察組拔管后VAS評分和躁動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拔管后Ramsay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作用十分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帕瑞昔布鈉;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影響
術前鎮痛指在手術引發的疼痛刺激發生前就給予患者鎮痛措施的一種手段,可以通過藥物有效地減輕甚至消除疼痛往中樞神經系統傳遞,以達到很好的術后止痛效果,并減少相應的術后并發癥,提高手術舒適度,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1-2]。本研究分析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83例需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2~87歲,平均(41.5±6.4)歲;病程0.5~4年,平均(2.5±0.4)年。觀察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21~85歲,平均(41.9±6.8)歲;病程0.6~4年,平均(2.8±0.3)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術前30min給予肌內注射0.01mg/kg阿托品和0.03mg/kg咪達唑侖;進入手術室后將患者靜脈通路打開,靜脈注射0.05mg/kg咪達唑侖、1mg/kg丙泊酚、0.1mg/kg維庫溴銨、2μg/kg瑞芬太尼以實施麻醉誘導,在誘導之后2min內通過氣管內插管來進行正常通氣,每分鐘通過靜脈注射0.1~0.12μg/kg瑞芬太尼和4~6mg/kg丙泊酚來維持麻醉;術中依據手術時間相應追加1~2mg維庫溴銨;術畢即停止用藥,并使用1~2mg新斯的明和半量的阿托品,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復之后送入麻醉復蘇室給予監護。而對照組在切皮前
20min靜脈注射2mL生理鹽水,觀察組則在切皮前20min靜脈注射40mg帕瑞昔布鈉(溶入2mL生理鹽水進行稀釋)。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2組患者在手術完成即刻,拔管后5、10、15、30min的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并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0~10分)、躁動評分(1~7分)、Ramsay鎮靜評分(1~6分)對患者拔管后的情況進行評價,其中VAS評分和躁動評分的分數越高則情況越嚴重,而鎮靜評分的分數越高表明越鎮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不同拔管時刻MAP和HR情況 2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比手術完成即刻高(P<0.05),觀察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不同拔管時刻MAP和HR比較(x±s)
2.2 2組拔管后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拔管后VAS評分和躁動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拔管后Ramsay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拔管后觀察指標比較(x±s)
由于手術屬于創傷性治療手段,整個手術治療過程中都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術后引發的疼痛及并發癥,不但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應激反應,給患者帶來更多困擾[3-4],而術前鎮痛處理則能很好地減少不必要的疼痛及應激反應[3]。帕瑞昔布鈉屬于一種環氧合酶-2(COX-2)特異性抑制劑,其經注射后會被酶水解為伐地昔布、丙酸,通過對環氧合酶活性的抑制來阻止四烯酸的代謝,從而有效阻止前列腺素(致痛物)的合成,以減少疼痛,并能治療術后引起的炎癥、水腫、創傷,減少痛覺傳導能力,發揮局部的鎮痛作用,而且在術前使用可在手術引發疼痛前提前進行預防,鎮痛效果更加顯著。研究[5]標明,其用在術前鎮痛中,可有效減少患者術后麻醉蘇醒期的疼痛與躁動,而且并沒有延長患者術后睜眼時間、拔管時間、睫毛反射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鎮靜效果非常突出,不良反應較少,另外其對于拔管后患者的HR、MAP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血管意外出現,不僅可以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術后疼痛和躁動,還能增加手術治療效果,是較為理想的術前鎮痛藥物[5-6]。
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83例需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對照組在切皮前20min靜脈注射2mL生理鹽水,觀察組則在切皮前20min靜脈注射40mg帕瑞昔布鈉,2組術中均持續性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以維持麻醉。結果顯示,2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比手術完成即刻高(P<0.05),觀察組患者在拔管后5、10、15、30min的MAP和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拔管后VAS評分和躁動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拔管后Ramsay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帕瑞昔布鈉進行術前鎮痛的效果非常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拔管后疼痛度,減少躁動情緒,提高鎮靜度,并且對患者MAP和HR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作用十分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從旺,陸麗娟,駱漩,等.比較術前和術中靜脈注射帕瑞昔布鈉對開胸術后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3):262-263.
[2] 葉治,夏萍萍,王鍔,等.不同超前鎮痛時點應用帕瑞昔布鈉對婦科手術后的鎮痛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l,27(2):151-153.
[3] 黃先杰,張瑞英,張玉光.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在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4,16(12):2000-2001.
[4] 何旭秀.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直腸癌根治術后芬太尼用量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5,24(3):308-311.
[5] 李斌,姚琦,王晉平,等.帕瑞昔布鈉術前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術后蘇醒期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11):1054-1056.
[6] 楊飛雪,徐維娟.帕瑞昔布鈉鎮痛對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術后患者蘇醒期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1):107-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35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馬長華 李昌 袁林輝)
李昌 E-mail:xky23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