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紹林
手術治療外傷性踝關節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
曾紹林
目的 探討手術治療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手術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60例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保守治療(石膏固定牽引),觀察組給予手術治療(手法復位外固定和切開內固定)。患者治療半年后進行隨訪,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骨折完全愈合時間、負重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高于對照組70.0%(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3%,低于對照組的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負重活動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治療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有顯著效果,能提高治療有效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效果
踝關節是人體受力和活動量較大的一個關節,下肢外傷后就會損害踝關節。踝關節骨折所占常見關節內骨折的比例很大,約有3.92%,外傷性踝關節骨折主要是由墜跌、車禍、斗毆等因素引起,多發于青壯年,臨床上多表現為行動困難、僵硬疼痛[1]。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極易引發創傷性關節炎,必須及時治療。本研究旨在探討手術治療在外傷性踝關節骨折中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19~48歲,平均(31.2±1.9)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20~47歲,平均(32.2±2.0)歲。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石膏固定牽引的保守治療法,使用石膏固定4~6周,并結合康復訓練。觀察組給予手法復位外固定和切開內固定的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手法復位外固定。該手術方法較適用于骨折存在位移的患者,從患者損傷的相反方向進行錯對按壓手法復位。先將患者踝關節的半脫位進行糾正,借助C型臂X關復位移位的骨折,采用石膏或塑料夾板進行固定。患者臥躺時傷肢要抬高,以免加重血腫。固定第2周復查,利用X線片檢查患者骨折位移的復位和愈合情況;7周左右可拆除固定的是剛,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的功能鍛煉,鍛煉3周后可下床行走。(2)切開內固定。該手術方法適用于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和無法進行手法復位的患者,受傷后要盡早進行切開內固定手術,以免損傷下肢末梢循環。開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創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手術,而對閉合性骨折患者,要根據骨折的實際情況選取最恰當的固定順序。對三踝骨折患者,要先讓患者的內踝暴露,清除嵌入斷端軟組織的碎骨片后分別對后踝、外踝、內踝進行固定;對外旋型、旋前外展及部位旋后外旋的骨折患者,要先檢查患者的三角韌帶是否損傷,有損傷就要修復,然后處理骨折。
1.3 療效評價標準及觀察指標 顯效:踝關節活動恢復良好,無任何不適感;有效:踝關節活動恢復一般,步行時會關節酸脹感明顯,踝關節背伸5°,跖屈在20°~30°;無效:踝關節活動未恢復,甚至加重,步行時嚴重疼痛,踝關節背伸0°,跖屈在≤20°??傆行?(顯效+有效)/例數×100%。
觀察2組患者創傷性關節炎、骨折畸形愈合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半年后隨訪,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 2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時間、負重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半年后隨訪,觀察組的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負重活動時間會對照組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時間、負重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x±s)
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創傷骨折,引發機制多為踝關節的距骨體和踝穴間隙擴大不穩定[2]。因此,對外傷性踝關節骨折的治療最為關鍵的是要和距骨體和踝穴的鞍狀關節面吻合,并恢復正常的生理斜度。不過,踝關節骨折術后如果處理不當,仍然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肌肉萎縮、肌腱粘連等,這需要醫務人員科學引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3]。
王會戰[4]在對169例踝關節骨折患者行手術治療的研究中表明,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有良好的康復效果,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復踝關節功能,緩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負重活動時間會對照組長(P<0.05),表明在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治療中,手術治療比常規石膏固定更有優越性。本研究結果與以往文獻數據相符[5-7]。
綜上所述,手術治療外傷性踝關節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增加患者負重活動時間,促進患者早日恢復身心健康,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8]。
[1] 張玉興,房曉彬,王振強.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方案的選擇與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6(5):13-14.
[2] 鐘超雄,羅家良,楊輝.切開復位內固定聯合中藥薰洗治療B2型踝關節骨折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36):145-146.
[3] 黃英,冷重光,焦?。中g治療踝關節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36(15):30-31.
[4] 王會戰.陳舊性復雜踝關節骨折脫位的手術治療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6):17-18.
[5] 易愛江.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154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29(14):6-7.
[6] 郭龍,杜璠,劉志斌.合并下脛腓聯合分離的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44例體會[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0,8(4):24,26.
[7] 邢國文.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6):39.
[8] 孟長安.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21例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2012,18(8):1123-1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44
江西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 (曾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