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劍敏
音樂在內鏡操作中的應用
俞劍敏
目的 探討在內鏡檢查過程中采用音樂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進行胃內鏡檢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就診時間隨機均分成2組(n=41)。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音樂護理,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緊張程度和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心率、血壓情況較為穩定,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總滿意度(97.5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8.29%),以上指標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胃內鏡檢查過程中采用音樂護理進行臨床干預,能夠有效平復患者情緒,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穩定體征表現,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一種有效、科學、理想、安全的臨床護理方法。
內鏡;音樂護理;臨床療效
音樂護理法,是近年來臨床上新興起的一種非語言性溝通護理法[1],通過將舒緩、優美的樂曲聲音深入到患者的深層意識中,借此來平復患者存在的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并通過心理影響降低身體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愉悅、放松的感覺[2]。本文就收治的進行胃內鏡檢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就診時間對他們進行平均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分方法(常規、音樂)的臨床檢查護理,并對比、統計和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檢查護理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受胃內鏡檢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82例。將82例患者按照入院就診時間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n=41)。觀察組中男25例,女16例,患者15~76歲,平均年齡(46.3±5.8)歲;文化程度:大學10例,高中21例,初中8例,小學2例;疼痛分級:輕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9例;本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脹、胃酸、胃痛、吞咽障礙等癥狀。對照組中男27例,女14例,患者年齡16~77歲,平均年齡(47.3±6.1)歲;文化程度:大學11例,高中20例,初中7例,小學3例;疼痛分級:輕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9例;本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脹、胃酸、胃痛、吞咽障礙等癥狀。2組患者均無嚴重心、腦、腎、五官等器官障礙,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臨床癥狀等基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檢查護理。
1.2.2 觀察組 對患者采用音樂護理進行檢查干預。即在檢查前要求患者深呼吸平復狀態,并耐心向其講解情緒對檢查過程和結果的影響。然后,讓患者選擇音樂庫中喜歡的樂曲,并在患者進入胃鏡室后播放此樂曲,其音量強度一般保持在25~30dB之間。在樂曲播放中,要提示患者認真聆聽,并隨時關注患者的臨床反應和疼痛感覺。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疼痛程度及緊張程度情況,并對2組患者檢查前后的體征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心率、血壓)。同時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其中疼痛程度評價標準:0級為無痛,1級為輕度疼痛,有輕度疼痛感,但不會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2級為中度疼痛,患者伴有明顯疼痛癥狀,難以忍受,需服用鎮痛藥物;3級為重度疼痛,患者伴有嚴重疼痛感,需服用陣痛藥物,且會對患者睡眠造成嚴重影響。緊張程度分級則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判定,分值為0~10分,其中1級為0~3分,為輕度緊張;2級為>3分,但≤7分,為中度緊張;3級為>7分,但≤于10分,為重度緊張。護理滿意度則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分析,調查表共10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其中非常滿意為評分大于85分,滿意為70~85分,不滿意為小于70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緊張、疼痛程度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緊張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在檢查中的疼痛程度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緊張、疼痛程度比較[n(%)]
2.2 2組患者的體征情況分析 臨床對比分析顯示,2組患者檢查前的心率、舒張壓和收縮壓的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在檢查過程中,對照組患者的心率、血壓出現明顯升高,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血壓水平變化不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將2組患者檢查中心率、血壓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體征情況比較(±s)

表2 2組患者的體征情況比較(±s)
注:與檢查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檢查前檢查中心率次(/min)舒張壓(kPa)收縮壓(kPa)心率次(/min)舒張壓(kPa)收縮壓(kPa)對照組4177.06±8.9779.25±10.69126.04±15.0782.06±9.02a72.83±10.01a136.01±11.94a觀察組4179.93±9.0279.01±10.68128.97±15.82 76.35±10.01b66.23±9.05b126.51±13.88b
2.3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通過檢查后隨訪顯示,對照組41例患者中,對臨床護理非常滿意的有10例(24.39%),滿意的有18例(43.90%),不滿意的有13例(31.71%),其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68.29%(28/41);觀察組41例患者中,對臨床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5例(60.98%),滿意的有15例(36.59%),不滿意的有1例(2.44%),其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7.56%(40/41)。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內鏡檢查是專門用于人體各類內部器官檢查的一種臨床活體檢查方法。它的檢查準確性高,安全性高,為醫生提供了科學、有效的臨床診斷依據[3]。但由于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將內鏡經自然腔道直接送入患者體內,因而會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適感,有些甚至會導致腔道壁損傷等,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4-5]。因此,需要在檢查操作中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慰撫性護理,以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檢查的舒適度[6-7]。本研究采用音樂護理進行胃內鏡檢查干預的患者其整體的緊張程度以及疼痛程度明顯低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并且在檢查過程中的心率、血壓情況的變化較小,其穩定程度明顯好于常規護理患者。檢查后患者對檢查護理的滿意度(97.56%)也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患者(68.29%),組間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用音樂護理法對胃內鏡檢查操作進行臨床護理干預,能夠對患者起到良好的情緒舒緩、撫慰作用,有效降低患者在檢查中的疼痛不適感,并維持患者心率、血壓等的穩定,從而在確保患者舒適感和檢查效果的同時,也降低了患者對內鏡檢查的排斥,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臨床診斷和治療[8]。
[1] 王仕蓮,蟻靜軍,鄭文玲.個體化音樂干預減輕內鏡下食管擴張患者疼痛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709-710.
[2] 程雪霞,丁冬,汪潔.音樂療法在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8,20(8):2218-2219.
[3] 周秀敏.胃鏡檢查中音樂護理干預實施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08,30(5):729-730.
[4] 陳曉英.音樂護理的功效及其臨床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8,17(2):50-51.
[5] 劉存平,林春花.臨床路徑在無痛性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5):121.
[6] 張惠霞,李蔚.小探頭超聲內鏡操作的教學體會[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6(3):342-343.
[7] 夏川,胡濤,張君,等.經尿道內鏡操作術后并發尿道狹窄原因分析[J].西南軍醫,2013,15(1):90-92.
[8] 鄧凌,徐萍,郭瑜,等.消化內鏡操作者職業傷害情況調查[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2,17(3):148-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72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俞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