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劍 嘉婷 翟梅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老齡患者應用抗炎及激素沖擊療法觀察
緱劍 嘉婷 翟梅
目的 探究抗生素聯(lián)合激素治療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研究140例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單純抗生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觀察患者安靜狀態(tài)下咳嗽、納差、心悸及咳嗽、喘息、發(fā)紺等癥狀。參考相關療效評價標準對2組患者治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8.57%和7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915,P=0.0096)。2組間的不良反應率分別為15.71%和1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抗生素聯(lián)合激素療效顯著,建議結合具體實際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激素沖擊療法;抗菌藥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可治且能積極預防。但因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造成了極大的社會經(jīng)濟負擔,據(jù)WHO估計,至2020年COPD將成為世界疾病經(jīng)濟負擔的第5位。慢性炎癥是阻塞氣道的主要因素,如何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是COPD治療的重要方向[1]。本研究回顧了140例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單純抗生素療法與聯(lián)合激素療法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2012年9月~2013年9月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的140例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140例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男84例,女56例,平均年齡(67.4±4.8)歲;平均病程(5.8±1.9)年。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n=70),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62~72歲,平均(63.9±5.3)歲,病程4~6年,平均(5.5±1.3)年;對照組(n=70),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63~73歲,平均(64.1±4.9)歲,病程3~5年,平均(5.6±1.2)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jù)當?shù)爻R姴≡愋图八幬锩舾袑嶒炦x用抗生素治療,給予頭孢克肟(浙江昂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01)200mg每天3次靜脈滴注,連續(xù)給藥7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給予甲潑尼龍(天津藥業(yè)焦作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727)40~80mg,每天1次靜脈滴注,連續(xù)給藥7d。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2],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安靜狀態(tài)下咳嗽、納差、咳嗽及心悸、喘息、發(fā)紺等癥狀消失;有效:上述癥狀明顯改善,肺部的啰音減少;無效:癥狀、體征改善達不到有效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相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COPD老齡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57%,對照組為74.29%,2組間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915,P=0.0096)。見表1。

表1 2組間療效比較[n(%)]
2.2 2組COPD老齡患者的不良反應狀況分析 2組患者均有惡心、嘔吐、輕微頭昏等不良反應,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71%,對照組為1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間不良反應比較[n(%)]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發(fā)于老年群體,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前我國本病的發(fā)病率約為0.6%~4.3%,且具有較高死亡率。究其原因,患者得不到及時有針對性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逐漸進展為肺心腦病或者肺源性心臟病,進而可能致死。
目前臨床上多采取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的方式治療本病,而受限于老年人體質,其對手術與麻醉的耐受性較低,使得藥物治療仍然是當前治療本病的首選治療方案。吸氧、支氣管擴張、抗感染及祛痰均為當前治療本病的常用手段,研究表明抗感染治療能有效抑制病菌、減少炎癥因子浸潤,并緩解胸悶、氣急等癥狀。抗生素是臨床常用的抗感染藥物,其殺菌效果得到了臨床實踐的證實。隨著近年來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感染的致病菌對抗生素多有了不同程度的耐藥性,導致治療效果受限。
當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治療中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擴張支氣管等均得不到滿意的效果時,有學者提出應盡早使用激素沖擊治療。蘇長海[3]等通過對比不同劑量激素治療的遠近期效果與安全性,發(fā)現(xiàn)高劑量激素給藥可有效促進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康復。所謂的激素沖擊治療,是指在短時間內使用大劑量激素來控制病情惡化的一種靜脈給藥方式[4],糖皮質激素屬于甾體類激素的一種,由腎上腺皮質中束狀帶分泌而來,具有明顯的抗炎、抗病毒、抑制免疫應答等[5]作用,且對于一般抗生素所無能為力的病癥有明顯效果。有研究表明,聯(lián)合應用抗生素與激素沖擊治療不僅能迅速緩解病情,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效果確切。
值得注意的是,沖擊療法因在短期內大劑量給藥,容易導致機體原有的代謝即能紊亂,進而出現(xiàn)一過性高血壓、心動過速、高血糖、電解質紊亂等[6]不良反應,嚴重者還可能誘發(fā)感染,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而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較對照組雖相對更高,但二者比較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沖擊療法并不會明顯增加抗生素治療的藥物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較高。
另外筆者在研究時見報道稱,使用激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進行性發(fā)展的氣道炎癥,且不能逆轉由此引起的肺功能下降[7],會出現(xiàn)對激素治療不敏感的現(xiàn)象[8]。本次研究尚未對此進行論證,故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針對老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抗生素聯(lián)合激素療效顯著,建議結合具體實際臨床推廣應用。
[1] 李亞珍,傅應云,韓雪梅,等.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8及TNF-α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1,32(5):602-604.
[2] 張弢,沈佳麗.綜合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081-3082.
[3] 蘇長海,任水明.糖皮質激素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近遠期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28(4):253-255,268.
[4] 王海峰,李建生,余學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及結局指標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4):2911-2915.
[5] 劉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路徑實施細化探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11(31):887-888.
[6] 于倩倩,劉穎,藺紅靜,等.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癥介質IL-8和TNF-α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5-46.
[7] 張景熙,胡建軍,徐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評分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預后因素相關性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4(8):839-845.
[8] 史家欣,李家樹.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6):983-9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79
陜西 712000 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緱劍 嘉婷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