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利 徐美琴
螺旋形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的應用
徐澤利 徐美琴
目的 探討螺旋形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68例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治療的復雜輸尿管結石患者進行抽樣,將患者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術前置入普通雙J管,試驗組放置螺旋形雙J管,觀察2組臨床療效。結果 試驗組ESWL次數(次)、排石時間(周)、一次粉碎率為(2.46±0.81),(7.52±1.93),(39.81±8.61),均優于對照組的(4.02±2.60),(10.52±5.456),(20.15±14.5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32.35%)顯著低于對照組(64.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螺旋形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螺旋形雙J管;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結石
臨床諸多研究資料證實,于碎石術前放置輸尿管支架管對預防腎絞痛及石街形成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故倡導積極推廣。但放置雙J管易引起下尿路刺激癥狀、血尿或膀胱區疼痛等。近幾年,據有關研究提示,于ESWL前行雙J管放置無法提升碎石成功率,當對長徑在2.0cm以上的結石,部分學者建議行雙J管留置[1]。為深入探究螺旋形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對68例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治療的復雜輸尿管結石患者進行平行對照研究,相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九江縣人民醫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復雜輸尿管結石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3.16±2.18)歲。采用完全隨機數字表法,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成2組(n=34),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均經KUB(腹部平片)、IVP(靜脈腎盂造影)或超聲檢查確診為復雜輸尿管結石;(2)結石于輸尿管內停留時間在8周以上,最大徑在0.8cm以下;結石以下輸尿管發生狹窄或扭曲、息肉形成;(3)無多發結石、腎臟先天性畸形、輸尿管結石、凝血異常、陰性結石、巨大腎積水者;(4)臨床資料齊全,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一般方法 2組均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德國多尼爾 Lithotripter SⅡ電磁式)予以ESWL治療。于碎石術前,行尿道表面麻醉(或全麻),經由膀胱鏡置入螺旋形雙J管(或普通雙J管)。由同一人進行ESWL操作,經由B超或X線進行定位,開始沖擊能量調整為10%,隨后按5%的速度遞增,最高達至110%,確保對應電壓為21kV,沖擊次數處在1500~4000之間。術后,觀察沖擊次數,并隨訪2~3個月,于2~12周將雙J管拔出。于術后2~4周,行腎功能、尿常規、B超或KUB復查,觀察是否存在血尿、下尿路刺激癥狀、腎絞痛、膀胱區疼痛、發熱、惡心、嘔吐等并發癥。術后3個月,行B超或KUB復查,觀察2組臨床治療效果。首次治療失敗者,接受再次ESWL治療。
1.4 觀察指標 觀察2組ESWL次數、一次粉碎率及排石時間變化情況,并分析并發癥發生狀況。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ESWL次數、一次粉碎率及排石時間比較試驗組ESWL次數、一次粉碎率及排石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效果綜合比較(s)

表1 2組患者臨床效果綜合比較(s)
組別例數ESWL次數(次)一次粉碎率排石時間(周)對照組344.02±2.60 20.15±14.5510.52±2.56試驗組34 2.46±0.8139.81±8.61 7.52±1.93 t值3.3406.7805.456 P值<0.05<0.05<0.05
2.2 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2.3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4.7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并發癥發生率綜合比較[n(%)]
臨床實踐表明,應用ESWL治療腎結石(長徑>2.0cm)時,于排石階段極其容易出現上尿路梗阻,誘發腎功能不全、腎積水、敗血癥。部分學者推薦,針對可能誘發梗阻的病例,于碎石前可行雙J管留置處理,但就長徑<2.0cm且>1.5cm的腎結石來講,目前缺乏統一定論[2]。沖擊波碎石主要是借助沖擊波的空化、應力作用粉碎結石[3]。當結石周圍空間較小時,結石粉碎難度越大。在臨床上,腎盂結石易擊碎,而輸尿管結石擊碎難度較大,多因腎盂內空間大,尿液易步入結石裂口,粉碎結石容易;輸尿管結石周圍具有較小的空間,尿液難以步入結石裂口,空化作用無法正常發揮,故結石難以粉碎[4]。置入雙J管,可擴張結石部位輸尿管,可解除輸尿管與結石間的粘連,增加尿液與結石的接觸面,從而提升空化作用,便于結石粉碎[5]。
據有關研究報道顯示,置入螺旋形雙J管后,可進一步提高ESWL成功率,保證結石一次粉碎率,減少排石時間[6]。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實驗組ESWL次數(次)、排石時間(周)、一次粉碎率均優于對照組,提示螺旋形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究其根源,螺旋形雙J管較普通雙J管具有一定的優勢,其螺旋彈性圈長度處在15~18mm之間,置入結石部位后可誘導輸尿管擴張,提高尿液與結石接觸面,強化ESWL空化作用,提高結石粉碎率;就結石遠端輸尿管伴有息肉或狹窄者而言,置入螺旋形雙J管可擴張局部,便于排出碎石。針對ESWL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狀況而言,有學者認為與石街發生率相關,與術前是否置管無明顯關聯[7]。本文研究提示,2組石街顯現率無明顯變化,與該報道一致。另有學者經由回顧性研究表明,輸尿管支架管易誘發血尿、腰痛、下尿路刺激癥狀等。本研究提示,試驗組血尿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術前留置螺旋形雙J管對降低近期并發癥發生率具有明顯的影響[8]。
綜上所述,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復雜輸尿管結石中,螺旋形雙J管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1] 張鵬.體外沖擊波治療上尿路結石的療效預測:人工神經網絡和Logistic回歸模型的建立與比較[D].南方醫科大學,2012.
[2] 刁呈文.壓電晶體碎石機治療不同部位輸尿管結石的療效分析[D].天津醫科大學,2012.
[3] 張永振.側臥位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ESWL失敗的輸尿管上段結石(附53例報告)[D].山東大學,2013.
[4] 華慶生,龍兆麟,吳世皓,等.斜臥截石位行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鏡下取石術在復雜性輸尿管結石中的應用[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21(3):199-203.
[5] 張鵬,鄭少斌,杜躍軍,等.雙J管在體外沖擊波治療單發腎結石過程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3,23(7):64-65.
[6] 許麗娜.輸尿管結石微創治療方法的探討[D].山東大學,2012.
[7] 張正龍,程偉,張繼來.置入雙J管再行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較大腎結石體會(附168例病例報告)[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19(22):3105-3106.
[8] 李步堂.雙J管在較大結石行體外沖擊波碎石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23(34):4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104
江西 332000 九江縣人民醫院外一科 (徐澤利) 九江縣沙河經濟開發區衛生院(徐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