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水英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外科護理課程中的效果探討
祝水英
目的 分析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外科護理課程中的效果。方法 將70名大專護理專業學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名,對照組學生以常規方法進行教學,觀察組學生以項目化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工作,評價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結果 觀察組、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分別為(88.95±4.26)分、(89.62±3.37)分和(79.01±3.01)分、(80.02±3.06)分,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外科護理課程中效果理想,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工作;過程;項目化;教學;外科;護理
在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相互聯系是護理專業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為促使教學和工作事件相結合,應根據崗位需求,將職業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實施理論知識、實踐和素質為一體的課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教學質量。項目化教學可有效將理論知識、實踐和素質融為一體,根據工作過程將傳統外科護理學重新構建為創傷外科護理和普通外科護理,進而獲得良好效果[1]。為進一步了解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外科護理課程中的效果展開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名大專護理專業學生,第一學期均學習公共必修課、正常人體功能、正常人體結構、藥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病理學、護理學導論、生物化學、心理學基礎和基礎護理學等課程。其中,觀察組35名,學生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03±1.02)歲;對照組35名,學生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1.11±0.95)歲。2組學生的基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教學方法,主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
1.2.2 觀察組 項目化教學方法,在常規教學方法基礎上加以項目化教學。(1)將教學過程和臨床護理過程相結合,根據護理課程,并同課程崗位需求相結合,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促使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所需理論知識、技能、素質等相結合,對學生實施教學。(2)將護理工作和課程目標相結合,課程目標主要包含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①能力目標。該目標要求學生可以積極配合醫生搶救患者,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狀況對其實施辯證施護,獨立完成輔助檢查前后護理和術前準備工作等。熟練掌握護理崗位工作中必備的操作技能,對手術前后護理進行正確評估,擬定護理計劃,實施相應護理措施,詳細記錄護理過程。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等。②知識目標。該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手術室護理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手術室護理人員素質要求和倫理、法律等。同時,熟悉掌握休克、外科感染病因和病理變化狀況,并掌握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在患者實施手術前后對其護理進行評估和診斷等,提高護理效果。③素質目標。該目標要求學生愛崗敬業,具有為患者健康服務的團隊精神,并對患者具有高度愛心和責任心。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應主動、嚴謹和敏捷等,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3)將護理工作流程和教學內容相結合,項目化教學涵蓋原課程所有知識點、護理技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點和就業考核內容等,通過案例教學方法對患者教學后,指引學生討論如何搶救患者,并由學生以分角色扮演方法學習救護措施30分鐘,小組代表對討論狀況進行12分鐘的匯報,教師對學生討論狀況進行8分鐘的講評,最后歸納知識、布置小組復習和預習內容等。
1.3 觀察指標[2]對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進行評定并對比,其中,理論考試為參加學院組織的同一考試時間、相同評分標準和同專業相同試卷的考試,總分為100分;操作考試是隨機抽簽決定考核項目,并由同一組評委進行評分,評分內容主要包含服務態度、填寫護理表格、團隊精神、著裝儀表和課外練習視頻評價等,總分為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分別為(88.95±4.26)分、(89.62±3.37)分和(79.01±3.01)分、(80.02±3.06)分,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比較(x±s,分)
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載體,為一種用具體護理工作任務的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以醫院工作中和護理工作為背景,體現未來就業崗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同時還囊括課程知識體系、護理技能和護士執證考點等內容,通過典型案例對患者進行教學,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并參與其中[3]。同時,該種教學方法可將教材中被分隔的知識和技能聯系到一起,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該種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缺陷,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實踐驗證尋找正確答案興趣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4-7]。因此,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在外科護理課程中具有一定效果,本次研究中,通過項目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均同通過常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性。在徐艷[8]的研究中,通過項目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分別為(87.06±4.66)分、(88.25±3.74)分,同本次研究結果較為相似,提示在外科護理課程中項目化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綜上所述,項目化教學將工作過程和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在一起,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和職業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 徐燕,呂偉波,朱大喬.中英美三國《成人護理/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目標的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1B):1693-1695.
[2] 叢小玲,楊藝,許蘇飛,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情境的設計與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3,28(8):69-72.
[3] 陳四清,陳巍,李程芝,等.基于工作過程的外科護理技術項目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22):69-71.
[4] 陳莉莉,劉化俠,李蕾,等.外科護理學虛擬臨床病例軟件的開發與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2):226-229.
[5] 盧玉仙,徐益榮,高薇,等.基于護理核心勝任力的外科護理課程改革[J].護理學雜志,2011,26(6):57-59.
[6] 高薇,孫靜,盧玉仙.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改革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09,6(9):393-395.
[7] 徐仁華,王興華.護理本科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整合的調查與思考[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3,36(2):129-132.
[8] 徐艷,黃擁軍,金松洋,等.基于工作過程的外科護理項目化教學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6):69-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108
江西 334000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祝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