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晨曦中,59名神情肅穆、整齊列隊的年輕人,矗立在紅安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默哀、獻花、鞠躬,重溫入黨誓詞。
這是5月22日,湖北省直廳局年輕干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首堂現場教學課。一上午的課程中,除了拜謁烈士、參觀紀念館等“常規動作”外,還融入了現場點評、分組討論等創新環節。革命傳統教育的學習,打破單一解說和灌輸式的“走馬觀花”,通過交流和互動讓所學所思“走心入腦”。
黨性教育如何更具針對性、實效性?湖北省委組織部、紅安干部學院經過前期近3個月的精心研究和設計,在為期14天的培訓中大膽嘗試和創新中,探索破解這一命題的答案。
高點起步——
“半軍事化”打造嚴整課堂
黨性教育,作為黨的優良傳統,與黨90多年的奮斗歷程相伴相隨。新的時期,黨性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突出。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賀家鐵履新湖北后提出:“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對干部的黨性教育,堅持打牢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思想基礎,各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要把理論武裝作為第一課程,把黨性鍛煉作為第一要求,精心設計豐富多樣的黨性教育活動,使教育內容具體化,不斷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湖北干部教育培訓部門按圖索驥,大膽探索黨性教育新形式、新辦法。
結合中央“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部署,湖北省委組織部提前謀劃、設計課程、整合師資,決定在5月下旬依托紅安干部學院開展專題黨性教育培訓。
5月20日上午,培訓班開班。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建紅在開班式上強調:“希望學員們通過名師、名家、名課,實地學習,學習和傳承‘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 59名學員在14天中全程接受半軍事化封閉管理,除了常規上課時間,每天早6點半至7點半,學員們在武警教官帶領下晨訓,晚7點半到9點開展自學和分組討論。
“充實、嚴整而有規律的學習生活,讓我們從思想到行動都始終處于昂揚向上的學習狀態。”學員迅速融入學習節奏,嚴明整飭的學習氛圍在第一時間形成。
精點謀劃——
重硬件更重“化學反應”
“今天的課程,我們從《紅樓夢》第13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案例講起。”5月24日上午,湖北省委黨校辦公室主任趙理富講授的《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一課,以王熙鳳通過定規矩、立制度等措施,將管理混亂的寧國府協理有序的例子,引出“《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守的總規矩”,令學員們“腦洞大開”。
“乍一看這堂課的題目以為很枯燥,但趙老師以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案例,讓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學員林麗青在互動環節中由衷地說到,“這是幫助我走向理論成熟,提升自我的難忘一課。”
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源于師資的精心選聘和組織。此次培訓,省委組織部從全國邀請了10多名領導專家授課。翻開教師名冊,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趙凌云,全國一級高級檢察官、博導徐漢明,上海市委黨校教務處處長王公龍教授,湖南省委黨校黨史部副主任李美玲教授,焦裕祿干部學院張沖教授,以及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審、原副巡視員方城等“大腕專家”云集。
強大的陣容通過有機組合和合理搭配,方能實現良好的“化學反應”。省委組織部、紅安干部學院精細化打磨課程設計,精心對接和延伸“知識鏈條”,盡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以頭2天的課程安排為例——5月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分別為“2+1”課堂教學,即2小時講授、1小時互動,集中學習《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形成與堅持》。5月20日晚上自學《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章程》,5月21下午課堂教學《共產黨宣言》導讀及其當代價值,晚上觀看電影《較量無聲》。2天的課程嚴絲合縫,周密細致,環環相扣。
通過實地學習、課程講解、討論發散、理性鞏固,讓學員既“感動一陣子”,更“受用一輩子”。
實點推進——
用腳板拉近“魚水之情”
5月28日晚8點,紅安縣七里坪鎮觀音閣村,幽黑起伏的山路電光閃爍。第6小組的9名學員借著晚飯后的空當,打著手電筒,分頭夜訪農戶,結合本組調研課題,入戶搜集第一手資料。
訪農戶、宿農家,接地氣、增感情,是這次黨性學習的重要課程。湖北省委組織部干教處負責同志介紹說:“進村入戶不是簡單地體驗生活,而是堅持問題導向,每個小組選定調研課題,深入實地調查,回來形成調研報告。”
當天一大早,大家來到七里坪革命舊址群,感受革命之艱。午飯后,紅安干部學院專程請來秦光遠將軍的弟弟、89歲的秦遵禮老人,現場舉行“紅色故事會”。下午2點,在秦光遠將軍的家鄉,七里坪鎮觀音閣村,學員們與農戶們對接入戶。
簡單安頓下來后,全體學員分為6個組,采取走訪農戶、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實地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對觀音閣村勞動力轉移、留守兒童、農民合作社、小型水利設施、社會風氣、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開展調研。
學習委員王家志介紹說:“較之過去,我們感覺此次調查不同的特點:一是更真實,村里沒有任何準備、原生態;二是比較充分,就一個題目在一個村里調查兩天,過去做不到;三是真正用腳步丈量、用心發現;四是學員來自不同行業,視角更廣。”
“總體來看,觀音閣村具有典型的丘陵傳統村落特點,村莊相對封閉,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管理秩序相對平穩,處在蕭條衰敗同時孕育生機的關鍵階段,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6月1日下午,在班委會組織下,6個小組的代表依次上臺,以PPT形式匯報課題。依托班委會,充分發揮學員主體作用,學習成果在持續發酵和深化。
重點落位——
“學員主體”兼顧“因類施教”
“你是昂首高唱的雄雞,喚醒黎明前的暗夜……你有一個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國!”6月1日晚,臨近結業的學員們在班委會組織下,各展才藝,自導、自排、自演了一臺包含詩朗誦、歌伴舞、大合唱、三句半等節目的匯報演出,將此次黨性學習的激情推向了高潮。
始終發揮班委領導作用,突出學員主體作用,是此次培訓一以貫之的亮點。除了上述的文體匯演和調研匯報,班委會積極推動組織了還包括剛開班后的學員一一自我介紹、結合業務工作談體會、學習心得體會等多場專題互動。
班委會成員共6人,大多數由工作經驗豐富的正處級學員擔任。決定重要事項前,班委會和組織員一道,召集各小組長研究商議,再由小組長傳達和安排落實。
“大家年齡相仿,工作崗位相近,有共同語言,有許多可以一起探討的問題。” 談起此次培訓為何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時,一位學員點出了“重要原因”。
“黨性教育要分層次、分對象、分領域、分階段,采取不同形式,提出不同要求。”省委組織部干教處負責同志表示,“以此次培訓為起點,將分省直、高校、縣鄉3批培訓,確保培訓內容指向精準、務實受用。”
事實印證了這一思路的正確。“省直單位處級干部黨性修養的具體標準是什么?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什么?解決的路徑是什么?”圍繞這三大具有“省直處級干部特色”問題,學員們多輪分組研討和總結,共同形成了《中堅骨干如何錘煉成中流砥柱?——新時期省直機關處級干部黨性修養的若干思考》這一課題成果,得到了省委書記李鴻忠等省領導肯定和批示,將其作為省直機關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參考,并納入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學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