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龍,王 博,張建華,馮 歡 (河南省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放療科,河南濮陽455000)
近年危險因素的不斷增多,使宮頸癌的發生率顯著上升,早期宮頸癌,一般應用手術方案治療,但針對術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需積極輔助治療[1].單純放療可防范局部復發,但未改善總生存率和遠處轉移;單純化療可防范遠處轉移,但未改善總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療可有效彌補上述不足,有較高應用價值[2].有報道認為同步放化療與放療序貫化療在毒副作用、療效方面差異不明顯,臨床研究尚少,本研究就此展開探討,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子宮頸癌根治術后具高危因素(至少具術前腫瘤>4 cm、脈管血瘤栓或子宮頸深肌層浸潤中一項)的患者80例,KPS≥70分.年齡25~69(平均55.7±2.3)歲.鱗癌71例,腺癌9例.隨機分為A組(n=40)和B組(n=40),A組按同步放化療,B組放療序貫化療.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①放療:術后14~28 d,開始治療,16排螺旋CT定位掃描,層厚5 mm,TPS設計放療計劃,二野前后對穿照射,2.0 Gy/次,1 次/d,5 次/周,總劑量為DT40 Gy.有顯微性病灶在陰道殘端時,在陰道黏膜下0.5 cm處,應用192Ir近距離治療機放射,6 Gy/次,共4次.②化療:A組放療1 d,化療開始.方案:順鉑(DDP)25 mg/m2d1-d3,d29-d31;亞葉酸鈣(CF)200 mg/m2d1-d5,d29-d33;氟尿嘧啶(5-FU)500 mg/m2d1-d5,d29-d33.化療期間給予水化、止吐、保肝、抑酸等對癥處理.而B組與同步組放療方案一致.結束放療后28 d,開始化療,具體方案:DDP40 mg/m2,d1-d3;CF200 mg/m2,d1-d5,5-FU 750 mg/m2,d1-d5,21 d 重復,共操作3 次.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中位生存時間,3年、5年局部無進展生存率,3年、5年總生存率,記錄主要毒副作用.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中位生存時間(70.4±2.3)個月,明顯長于B組(64.4±1.9)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A組3年、5年局部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骨髓抑制4例,B組5例,A組放射性直腸炎7例,B組8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均可耐受.

表1 兩組局部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比較 [n=40,n(%)]
針對早期宮頸癌采取根治術治療的患者,影響預后的因素包括:脈管內瘤栓、淋巴結轉移、深肌層浸潤、宮旁組織浸潤、腫瘤直徑[3].有下列情況時,可使術后復發風險增加,如手術切緣、宮旁組織、淋巴結陽性,或雖淋巴結檢查陰性,但有病變周圍血管、淋巴管受侵、巨塊型腫瘤和侵犯宮頸間質外1/3.
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患者,根治性放療是首選的輔助治療手段,但仍有腫瘤復發或未被控制,促使放療劑量大幅提高,放射性損傷加重,引發嚴重并發癥及后遺癥,且無法控制腹腔外的亞臨床灶,未能提高總生存率.隨著綜合治療方式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化療藥物出現,放療配合化療被認為是有效治療此類患者方式之一[4].
同步放化療,化療藥物可提高放射敏感性,進而對局部病灶控制,使遠處轉移率降低,生存率提高[5].同步化療方案以順鉑為基礎的方案療效最好,順鉑抗瘤譜廣、對乏氧細胞有效,在細胞內低氯環境中迅速解離,與細胞內DNA形成鏈間、鏈內交聯,破壞DNA的結構和功能.氟尿嘧啶能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且主要作用于S期細胞,抑制放射損傷的DNA修復,而抗拒峰一般在S和G期,故二者可起互補作用.同步放化療,可最大程度改善預后.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A組中位生存時間(70.4 ±2.3)個月,明顯長于 B 組(64.4 ±1.9)個月,提示同步放化療,在中位生存時間上,較放療序貫化療更占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3年、5年局部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均高于B組.表明同步放化療可最大程度的改善預后.A組骨髓抑制4例,B組5例,A組放射性直腸炎7例,B組8例,無明顯差異(P>0.05),均可耐受.
綜上,針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放療同步給予化療的患者,可顯著延長中位生存期,提高3年、5年局部無進展生存率及總生存率,且具較高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
[1]沈曉燕,崔 恒.復發性和轉移性子宮頸癌化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0):788-791.
[2]張 巖,李 寧,劉慧英.新輔助化療對子宮頸癌組織中NF-κB、LRP mRNA和蛋白表達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1,51(6):4-6.
[3]王瑞平.血紅蛋白及血小板對子宮頸癌化療患者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0):3262-3264.
[4]張 嫻,孔為民.中晚期子宮頸癌同步放化療療效的薈萃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9):691-693.
[5]張文陸,王 言,崔慧霞.子宮頸癌放療同步化療治療中順鉑用藥臨床觀察[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12):1087-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