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濤 盧玉潤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老年科,四川 成都 610072)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應用抗菌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是臨床上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現象較多,引起病原菌耐藥菌株增加〔1〕,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應用合理的藥物能顯著增強治療效果,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2〕。本研究旨在研究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61例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藥性,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61例,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3〕,且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男135例,女126例,年齡60~80歲,平均(66.7±1.3)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標本選取 取所有患者的痰液,經鏡檢白細胞和上皮細胞的比例>2.5者為合格痰液,否則重新取。將合格的痰液分別接種在巧克力、麥糠凱以及薩布羅平板上培養。
1.3 培養基和藥敏紙片 血液瓊脂、巧克力瓊脂、麥糠凱瓊脂、薩布羅瓊脂、藥敏紙片、API鑒定紙條,上述所有培養基和藥敏紙片均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1.4 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 其中質控是以標準的菌株大腸埃細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8753、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糞腸球菌ATCC29212,應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PI鑒定紙條,并根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流程》〔4〕來鑒定病原菌,而少數難以鑒別的細菌根據李仲興編寫的《診斷細菌學》〔5〕中的標準進行鑒定。應用紙片擴散法,并根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2002年版〔6〕的標準進行藥敏試驗操作和判定結果。
2.1 病原菌分布 261例患者中144例(55.2%)以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桿菌48例(18.4%),鮑氏不動桿菌24例(9.2%),銅綠假單胞菌21例(8.0%),產酸克雷伯菌15例(5.7%),大腸埃細菌12例(4.6%),陰溝腸桿菌9例(3.4%),流感嗜血菌6例(2.3%),黏質沙雷菌3例(1.1%),嗜麥芽寡養單胞菌3例(1.1%),其他非發酵菌0例。51例(19.5%)以革蘭陽性桿菌感染為主,金黃色葡萄球菌24例(9.2%),表皮葡萄球菌 21例(8.0%),肺炎鏈球菌 3例(1.1%),其他革蘭陽性菌3例(1.1%)。66例(25.3%)以真菌感染為主,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42例(16.1%),熱帶假絲酵母菌9例(3.4%),克柔假絲酵母菌9例(3.4%),其他真菌6例(2.3%)?;旌细腥菊?6例(13.8%),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12例(33.3%),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9例(25.0%),白色假絲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9例(25.0%),流感嗜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6例(16.7)。
2.2 主要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分析 革蘭陰性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最低,其次是頭孢哌酮和阿米卡星,對氨芐西林耐藥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細菌ESBLs陽性菌株分布為38.2%、40.2%。見表1。
2.3 主要革蘭陽性桿菌耐藥性分析 由表2可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均為100.0%,均對萬古霉素敏感,其次是對環丙沙星敏感。

表1 主要革蘭陰性桿菌的耐藥性分析〔n(%)〕

表2 主要革蘭陽性桿菌耐藥性分析〔n(%)〕
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抗菌藥物治療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濫用,耐藥病原菌呈現增多的趨勢,引起研究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藥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為臨床合理用藥提高新的依據,增強治療效果〔7〕。許多文獻報道〔8,9〕,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感染總的趨勢以經從外源性致病菌轉移到內源性條件性的致病菌,而且下呼吸道病原菌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應用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以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為主要病原菌。本研究結果和其他文獻報告具有一致性,表明革蘭陰性桿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研究時應用優質培養和創新培養環境,有利于致病菌的培養。本研究顯示,流感嗜血菌感染占2.3%,肺炎鏈球菌感染占1.1%,和其他文獻報告具有一致性。真菌培養結果顯示,以真菌感染為主,超出革蘭陽性桿菌感染者,充分證明真菌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上升的趨勢,在臨床治療時應該充分重視,且混合感染也占相當大的比例,應該高度重視。
臨床上長期應用廣譜抗菌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對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會引起患者機體免疫能力下降,造成混合感染概率增加。臨床治療時要注意根據藥敏試驗應用藥物〔10〕。從耐藥性分析可知,本研究和其他文獻報道一致〔11〕,提示在臨床治療時對ESBLs陽性菌株可以考慮應用亞胺培南進行治療,提高治療的臨床療效。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和國內文獻報道一致〔12〕。提示對于耐藥性較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可以考慮應用萬古霉素進行治療,是抗菌治療的最后一道防線。
綜上所述,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最多,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也占一定比例,革蘭陰性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最低,萬古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較敏感。
1 戴迭宗,李烈堅.鹽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兒下呼吸道感染56例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3;35(2):252-3.
2 孫玉清,蔣捍東.1002例塵肺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0):4651-3.
3 儲成龍.綜合ICU人工氣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3):430-3.
4 寧 靜,董漢權,任立歆,等.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5):1260-2.
5 龔寶先,胡海匯,王 超,等.患兒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6152-4.
6 周 麟.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216-8.
7 肖 平,王小衛,田俏梅.惡性腫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12-3,320.
8 曠凌寒,王嘉敏,周 偉,等.新生兒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華西醫學,2014;29(3):417-20.
9 梁結柱,歐志英,陳勵和,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3):2539-42.
10 王 峰,陳延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類型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26(6):561-3.
11 楊榮莉.肺結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菌種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7):34-5.
12 鐘玉葵,鄧秋連,鐘華敏,等.NICU患兒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29):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