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葵,李 波,劉愛平,王曉娟*(.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佛山58000)
多學科融合的《醫學免疫學》創新教學實踐探討
蔡葵1,李波2,劉愛平2,王曉娟2*
(1.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佛山528000)
摘要:在醫學檢驗本科《免疫學》教學中適當穿插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鞏固加強基礎知識內容,而且也可將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專業技能知識、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科研設計與創新思維能力等大大提升,促進學生整體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激發學生科研創新精神.本文從其他相關學科知識與《免疫學》知識的結構關系出發,簡闡述多學科知識融合的幾種教學實踐.
關鍵詞:免疫學;學科融合;教學實踐
目前,在醫學檢驗本科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各高校都普遍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的學習,但是對于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專業英語等方面的培養則明顯不足,無法滿足新時期對創新型大學生的發展要求[1].因此,在醫學檢驗學生本科階段就引導學生學習專業英語、強化專業技能、開展科研實踐、培養創新思維,對于培養綜合性、高水平的醫學檢驗人才非常必要.《醫學免疫學》課程作為省級精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融合檢驗專業英語、科研設計、免疫學檢驗技術等其他學科內容,在遵循教育學原理的基礎上優化教學設置,打破條塊化的學科隔閡,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理論學習深度和廣度,激發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靈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現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為契機,從實施雙語教學、融合臨床實踐于基礎理論教學、培養學生文獻查閱和科研能力等層面對醫學檢驗本科醫學免疫學創新教學模式進行初探.
《醫學免疫學》是基礎醫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門學科,及時了解本學科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把握某一領域的前沿知識,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必要條件.當前免疫學領域的國際期刊仍以英文文獻為主,因此掌握必要的專業英語知識是獲取新知識的必經之路.首先,針對免疫學概念繁多且抽象難懂的特點,對一些專業名詞如抗原(Ag)、抗體(Ab)、免疫復合物(IC)、白細胞介素(IL)、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白細胞分化抗原(CD)、腫瘤壞死因子(TNF)、T細胞受體(TCR)、B細胞受體(BCR)等直接采用英語講解,可使學生對這些國際通用專業名詞有直觀認識,通過舉例說明,循序漸進,學生便會慢慢內化,最后自覺地學會應用;其次,針對《免疫學》課程開設較早、學生專業知識缺乏等情況,安排在臨床免疫學部分,如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及移植免疫部分采用雙語教學,具體課堂授課模式為中文教材、中英文幻燈及板書、中文或英文講解,通過調查證實,這種教學模式很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較好[3];第三,根據教學實際,給學生提供Nature Immuno1ogy、C1inica1 Immuno1ogy、Journa1 of Immuno1ogy雜志關于基礎免疫、臨床免疫及免疫學檢測等領域權威文章的原文并進行簡要講解;也通過一些科普小文章的翻譯和專業英文綜述的簡單介紹,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能達到在字典的幫助下獨立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和要求.
醫學檢驗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學生技能水平及知識直接關系到檢驗工作的進展,而專業技能培養與基礎教學過程密不可分,怎樣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無縫對接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安排及設計緊緊圍繞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實踐進行,使學生基礎理論學習緊密聯系實際、掌握的技能緊扣職業主題[4].具體地說:在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理論教學完成后,將學生隨機抽簽分組,每組四人,老師為每組指定一種課本上沒有詳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動脈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癥等,要求學生查閱文獻——制作幻燈——PPT匯報展示,展示內容包括典型案例、發病機制(詳述免疫相關機制)、臨床表現(簡述)、診斷(重點分析實驗室檢查項目)四個方面,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既較早地接觸了專業理論知識,又清楚地認識到如何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
免疫學被認為是當代生命科學領域中最具有創造力的學科之一,以免疫學相關基礎理論和技術為切入點的學術研究一直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如能將一些科研設計的內容融入到醫學免疫學日常教學中,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及能力[5].現在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大學生申報學術基金和大學生創新項目,雖然資助力度不大,但這種科研課題的實施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科研熱情.特別是聯合醫院檢驗科老師一起指導學生進行項目申報.具體做法:學生首先抽簽分組,每組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幾個跟免疫學相關的申報方向,老師予以分析和細化,最終確定一個方向,然后每組學生分工合作、查閱文獻、撰寫申報書,最后老師進行修改、補充.這種科研實踐的實施不但培養了學生查閱文獻、撰寫申報書等基本科研技能,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其中部分學生申報的學術基金項目如 “蛋白質芯片技術檢測婦科腫瘤標志物的研究”、“胰島素自身抗體檢測在I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聯合檢測抗CCP抗體和RF對RA診斷價值的探討”等獲得資助,并已取得了可喜的實驗結果,有望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參與科研項目學生的文獻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明顯提高.
選擇在13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本科教學實踐中首次采用了這種創新教學模式,為了驗證其教學效果,選取12級同專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作為對照組,進行了教學效果分析.之所以選擇12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作為對照,是因為我校從12級開始建立了題庫抽題的考試制度,能保證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試題題型及難易程度等方面的同一性,而且這兩個年級都是同一授課老師采用相同教材講授相同學時.分別采用期末成績、學生對教學模式評價(問卷調查,包含學習興趣、提高能力、增強記憶等方面)和同行評價等多種方式綜合進行評價.本文對期末考試成績做了比較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人/%)
實驗組學生期末平均成績為78.6分,對照組平均成績為71.8分,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實驗組優秀、良好、中等各組所占百分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充分說明了多學科融合的免疫學創新教學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基于《醫學免疫學》知識更新較為迅速的學科特點,使其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門示范學科.當然對于醫學檢驗專業學生這種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不是任何單一學科獨立所能培養出來的,鑒于此,采用了多學科知識融合的創新教學策略,經過初步教學實踐,顯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免疫學本體學習,同時也提供了必要的補充和擴展,加強了學生對免疫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將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專業技能知識得到鞏固,同進也將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科研設計與創新思維能力等大大提升,這些都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金丹.引導醫學檢驗本科生開展科研實踐的必要性及措施[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6):533-535.
[2]李濤,周華.多學科知識融合的免疫學教學策略[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8):664-666.
[3]霍乃蕊,朱芷成,任志遠,等.通過雙語教學提高免疫學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西部科技,2015,14(2):91-92.
[4]姜昱竹,胡雪梅.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探索[J].重慶醫學,2015,44(4):562-563.
[5]張天娥,楊紅亞,劉偉偉,等.以創新思維培養為導向的醫學免疫學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6(1):28-29,32.
(責任編輯:閆文龍)
中圖分類號:TP36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OO7-5348(2O15)12-OO85-O3
[收稿日期]2015-09-20
[基金項目]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醫學免疫學》、“創新強校”教研課題項目(粵教高函[2014]97號).
[作者簡介]蔡葵(1974-),女,廣東佛山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技師;研究方向:臨床輸血及實驗室管理.*通訊作者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 of Immunology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CAI Kui1,Li Bo2,LIU Ai-Ping2,WANG Xiao-juan2
(1.First PeoP1e's HosPita1 of Foshan;2.Medica1 Co11ege of Foshan University,528000,Fosha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disciP1inary integration,the other disciP1ines were integrated with immuno1ogy 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s majored in the c1inica1 1aboratory science,which not on1y effective1y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1ity and strengthened the basic know1edge,but a1so Promoted the estab1ishment of the overa11 know1edge structure system and deve1oPmen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sPirits by cu1tivating the ski11s throughout the students'1earning career,inc1uding Professiona1 ski11s,Eng1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1ity,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1ity.In this PaPer,the severa1 teaching Practices of mu1tidisciP1ines intergration were simP1y describ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re1ationshiP between know1edges of integrated disP1ines and immuno1ogy.
Key words:Immuno1ogy;mu1ti-disciP1inary integration;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