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斐 唐特
【摘 要】泰山石刻作為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被各個領域廣泛研究。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在環校路兩側建成泰山石刻56處。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泰山文化特別是泰山石刻對于教育的作用非常顯著。本文以泰山職業技術學院泰山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為例,闡述了泰山石刻在育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泰山石刻 校園文化 育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發展進入快車道。2014年全國職教會議召開,國家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做出了新的規劃和要求,強化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高、技高的勞動者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日益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當前校園文化建設吸收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成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泰山特色校園文化,把泰山石刻搬進校園,將泰山精神植入校園,使泰山精神外化于形,內化于心。
一、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環境對人的行為和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作為育人陣地,校園環境成為學生在校學習的重要課堂,它帶給師生歸屬感和認同感,不斷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對人生價值的正確思考。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是指具有典型區域特征的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泰山職業技術學院以融合泰山精神為主線,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和先進文化,打造泰山特色校園精神文化。當前校園文化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思想,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元素,對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泰山石刻概要
泰山屹立于中國東方,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縮影。隨著歷史的更迭,泰山走過了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進軌跡。自秦漢至唐宋,隨著帝王封禪告祭儀式的不斷舉行,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群眾性的游山朝拜活動越來越盛,為泰山留下了豐富的石刻資料。目前,泰山現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題刻800余處,形成了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一方面,泰山石刻具有極高的文獻史料價值。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到南北朝戰亂紛爭,從漢唐盛世到北宋沒落,乃至元明清各代,泰山石刻中都有準確、可靠的記載,這些都是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和傳統文化的珍貴資料。另一方面,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而且珍藏了像秦朝的《李斯碑》、漢代的《張遷碑》《衡方碑》、晉代的《孫夫人碑》,以及北齊的經石峪《金剛經》大字和唐朝的《紀泰山銘》等一大批名碑。
三、泰山石刻的教育功能
泰山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從物質環境、規章制度、行為載體、精神氛圍四個方面入手,結合當地經濟文化,創新文化建設思路,遠景規劃與近期目標相結合,傾力打造融傳統文化、泰山文化、企業文化、大學文化于一體的泰山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其中將泰山文化物化于環境,在校園中設置泰山石刻56處,發揮泰山石刻的育人功能,使青年學生融于泰山石刻的氛圍,把外化于形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精華內化于心。
(一)泰山石刻的精神滋養
泰山石刻把民族精神外化于形。偉大的民族精神把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歷經數千年,使中華民族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當今大學生正需要這種民族精神的滋養,只有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才能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和歷史重任?!昂迫恢畾狻?“自強不息”“舍生取義”就是一種最高的正氣和節操,愛國主義正是這種正氣和節操的集中體現。
(二)泰山石刻的人格傳承
泰山石刻把傳統文化中人格修養的元素外化于形,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屈原的執著堅貞、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藺相如的國家為先、司馬遷的矢志不悔、蘇武的威武不屈、鄭板橋的貧賤不移就是中華民族高尚人格的代表。當今學習和傳承高尚的人格,對當代大學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三)泰山石刻的道德提升
道德品質的形成,是一個“知—情—意—行”的過程,需要認知、體驗、鞏固、篤行。泰山石刻把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經典物化,讓學生在石刻中學習,感知傳統美德,體驗和篤行古代先賢的崇高道德風范。“安貧樂道”的道德價值觀、“重義輕利”的道德境界、“孝悌仁愛”的道德秩序、“善舉雅行”的道德規范、“忠誠守信”“謙虛禮讓”的道德準則,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財富。青年學生應從石刻中去吸取這些精華,進而予以內化,并付諸行動,從而提升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侯麗波.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朱蒙,張立成.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
[3]萬萍.泰山石刻綜論[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