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瀛
【摘 要】在全球化大發展的背景下,跨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形勢漸趨復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重大挑戰。本文討論了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及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的當代價值兩個問題,并且著重從四個角度解析了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的當代價值。在深化改革、文化開放的今天,確保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質,延續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極其重要。因為,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關系到云南省總體安全的實現,云南省總體安全的實現關系到總體國家安全的實現,總體國家安全的實現又關系到中國共產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云南省 少數民族 文化安全 價值
隨著自然和人為威脅因素的增多,中國政府已將國家安全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之列,并先后提出了中國特色安全道路、總體國家安全等十一種安全的重要概念。習近平主席指出,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在全球化大發展的背景下,跨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形勢漸趨復雜,中國文化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重大挑戰。
一、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國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與核安全這十一種形式。“文化安全”這一概念出現的前提是世界市場的形成、國際交往的頻繁。特別是全球化進程中,西方發達國家對大多數不發達國家進行的不平等的文化滲透和輸出,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一邊倒壓迫和對話語權的長期把持,并且這種輸出帶有“侵略性”,這種文化滲透往往具有政治與經濟目的。而云南省要想更好地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連接交匯的戰略支點作用,就必須擴大開放,提升開放的水平,但這意味著當地少數民族群眾面臨的信息也會更加趨于復雜。就內部而言,主流意識形態也經受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各種社會思潮粉墨登場,例如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人們價值觀念中的消極因素也凸現出來,例如不加約束地追逐經濟利益;信息網絡化對主流意識形態也有著某種程度的削弱作用。
二、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的當代價值
發展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文化至少有這樣兩層意義:一是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創新有重要意義;二是對于國家文化的保護和創新同樣有重要意義,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的壯大有利于中國文化的保護,也有助于全世界人民更加全面地認識中國文明。具體而言,有這樣四點:
(一)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應對來自其他國家的文化非善意的威脅。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輸出伴隨著政治用意,其對象主要是針對輸出對象國的意識形態領域,其目的是破壞對象國意識形態的獨立性。增強少數民族群眾的文化安全意識,可以提高人們的警惕性,維護中國文化主權獨立。維護國家的文化安全,確保意識形態的安全和反對和平演變是核心,對自身文化實力的加強是根本。毛澤東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一直將文化作為革命和建設的重要因素,1942年5月舉行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在講話中他指出:“我們要戰勝敵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槍的軍隊。但是僅僅有這種軍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文化的軍隊,這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云南省地處邊疆,其安全威脅除了傳統威脅外,還面臨著非傳統威脅,文化應該作為應對這些威脅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某些時候,其作用和強制手段也是同等重要的。
(二)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在深化改革、擴大文化開放的大背景下全面、客觀地認識他國文化,為本國文化“走出去”打下堅實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如理性和科學精神、創新意識、探索品質,而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則是應該警惕的內容。例如,創新意識和西方文明中的冒險、探索精神相關。英國一個小鎮的兩位女教師開發了一項大冒險系列兒童玩具,以作為兩人創業的資本。這套兒童玩具系列的第一件就是一個裝在書包里的帳篷。這個玩具鼓勵孩子到野外去冒險,這個玩具與其說是在推銷一種產品,不如說是在推銷一種精神品質。這個理念最終打動了英國最大玩具連鎖店的銷售經理,他們兩人的第一個玩具就這樣進入了不少的家庭。這個故事不僅表明了一種推銷的理念,更表達了西方人對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的追求,這種追求貫穿于西方家庭教育之中。此外,創造學產生于美國,今天人們強調要有創新意識,就應該好好學習創造學的相關理論,這項普及工作應該從學生抓起,應該向各個民族的大中小學生較為系統地介紹創新思維、創新技能以及創造性求解等知識,并大力培養學生創新實踐的能力。
(三)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繼承本國文化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安全的本質是文化特質的保持與文化的延續。文化特質是文化特殊性中本質的方面,如少數民族祭祀儀式中表現出了尊重自然的思想等。文化延續指的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即繼承優秀傳統,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本民族文化進行創新發展,融入時代精神與當代先進思想、價值觀。文化安全的主要內容有四點:語言文字的安全;風俗習慣的安全;價值觀念的安全與生活方式的安全。保障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安全,要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進行保護,例如對東巴古文進行保護,在少數民族學校開展雙語教學等,這些保障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例如很多少數民族都崇拜火,楚雄彝族就有“火把節”,怒江州的傈僳族還過“澡塘節”。很多地方將節慶活動與展示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游客,為當地增加了稅收,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意義及重要度的總體評價與看法。特別是當民族遭遇外來侵略時,個人的價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例如,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抗戰時期各族人民拼命修筑滇緬公路、組織抗日武裝、提供后勤支援等;傣族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英勇表現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值得傳承與發揚光大。當前,則應積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族人民的價值體系中,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生活方式既是風俗習慣的個體性活化,又是價值觀念的社會性外化,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中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
(四)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加大本國文化的對外宣傳,擴大本國文化的國際影響。要想使自己的文化被其他國家和民族公正地接受,其前提就是公正地對待他國文化,尋找兩者的契合點,以實現交流、融合和共同發展。尋找文化共同點時,應該注意各個民族文化對其的影響,有時即便是共同點也會存在區別。例如,中國和西方人對 “正義”和“邪惡”的理解就有區別。中國人認為“正義”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而西方人認為基督教是正義的化身,人們的行為要符合宗教的規約;中國人認為“邪惡”是人間的欺凌、壓迫、強暴惡行,而西方人認為“邪惡”是異端、異教行為。所以,尋找文化共同點就是要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很好地輸出。云南省的鄰國有老撾、越南和緬甸。研究好這些國家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特別是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的區別和聯系也是需要的,但這還不夠,還應該大力向周邊國家輻射云南省優秀的文化、中國優秀的文化,云南省應該作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沿。
三、結論
本文主要論述了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保障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的意義。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化改革、擴大文化開放的今天,確保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質,延續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極其重要。因為,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安全關系到云南省總體安全的實現,云南省總體安全的實現關系到總體國家安全的實現,總體國家安全的實現又事關中國共產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江澤民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
[2]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397.
[3]任潔.當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面臨的六大挑戰[J].黨建,2012.(7).
[4]陳竹沁,胡攀,盧夢君,等.習近平闡述國家安全觀[N]. 東方早報,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