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很現實、很活躍的心理成分,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愉快教學”模式就是對初中生興趣培養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對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極為重要的。在新課標下,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學生主體創新的精神,應成為體育教師新的教學觀。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對學科意義及相關理解的傳達,改變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在教學的每個環節完善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通過興趣的導引讓學生變“要我學體育”為“我要學體育”,才算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從而教好初中體育課。
一、改變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體育鍛煉的動力源泉和營養劑。它能使學生堅定意志,樹立信心,培養頑強毅力與良好的情緒情感。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往往是以體育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總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看,學生練,因此,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各種自身能力也受到壓抑,得不到發展。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足,就難以調動自覺鍛煉的積極因素。所以我們要經常改變教學形式,在抓好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多種多樣的教法手段,創設一種快樂、和諧的課堂場景和氣氛,寓教于樂,其樂無窮,學生積極參與鍛煉,親身體驗,這樣體育的才能和活動能力就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學生上體育課時精神煥發,干勁倍增,自然而然地發自內心的情感,從而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中體驗到更多的體育樂趣。
二、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樂學”是讓學生以愉悅的情緒體驗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并使學生的身心能得以和諧健康地發展。我校過去的體育課教學總是老一套:慢跑、隊列、徒手操、體育項目以及內容教學;不管季節,不顧教材、教法,內容千篇一律地教與學,學生必然感到乏味無興趣。通過教師采用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練習,讓學生進行直觀形象的模仿,并時常采用讓集體、小組、個人相結合的練習方法,提倡“玩中學”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學習,體驗活動的樂趣。在對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以形式多樣,教法多變,中、小強度,較大密度,不強調運動技術,而多采用趣味性較強的練習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
三、備好課是創造"愉快教學"氛圍的基礎
“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首先對學生要進行啟迪引導,并時時處處滲透德育教育因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和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然后在教學中提倡自練自學,適當安排分散自練。在體育內容教學中,寓教于玩,先講解、示范,再讓學生自由練,教師加以適時輔導,教師要運用語音調節,多采用表揚,少指責呵斥,使平淡的教材變得精彩有趣。如:隊列練習時采用限時快速集中,解散,報數用數學運算,外語報數,自然地形跑可讓學生輪流帶跑領跑,加上"幾何圖形"跑,變換節奏跑,拍手踏腳跑等,在準備部分可交替進行器械操,韻律操,長短繩練習,武術套路,活動性游戲等,使內容新穎,形式多樣化,短跑練習時可用讓距跑、追逐跑、叫號跑、接力跑等,從而提高了學生對快速跑練習的興趣。另外教學中多采用游戲和競賽法,初中學生往往一聽到比賽,勁道就會馬上提高起來,摩拳擦掌,興高采烈,這就結合了青少年好斗好勝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使課堂教學練習氣氛達到最佳狀態。
四、因材施教,分層遞進,讓學生學有所得
因材施教,分層遞進,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快樂體育十分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當中,確實存在著運動水平和從事體育學習的興趣與動機、追求目標、個性心理、學習方式方法等差異。教師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跨欄跑的練習中,不同小組的學生所跨的欄高和欄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強、速度快的學生調高欄高和增加欄距,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學生降低欄高和縮短欄距,讓他們也都能在三步過欄。又如在200M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三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這樣,讓素質好、技能強的學生跑外道增加距離和難度,提高要求;讓體質和技能稍差的學生跑內道縮短距離,降低要求,使大家幾乎同時完成練習任務。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夠完成的練習內容。同時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施展才能的空間,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事實證明,“愉快教學”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喜悅、和諧的情感氛圍。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