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娟
【摘 要】教學反思有助于我們在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也是教師應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教學反思對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下面談談我在高中物理教學時的幾點反思。
【關鍵詞】高中物理;反思;與時俱進;全面發展
新課程提倡改變對學生的培養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要讓學生通過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隨著高中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反思性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位教師都有備好課上好課的愿望。然而,無論教師備課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現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種失誤。教師通過寫教學反思記錄,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揚長避短,加深對教學的理解,取得進步。波斯納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通過反思教師會發現教學過程中的瑕疵和疏漏,尋求合理的修正方法,使今后的教學日臻完善。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反思教學也是教師的專業學習與全面發展的過程。反思教學可以全面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使其成長為研究型的教師,進而成長為專家型的教師。
二、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
如果僅僅局限與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及科學創新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但由于學生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習慣,很難在短期內進行改變,這就給高中物理教師造成了一定困擾,教師要積極進行學科探討,思考如何在新標準下進行改革,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新的教材內容在章節安排上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從教材的編排上不難看出,各種趣味實驗、探究實驗以及演示實驗的引入,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既讓學生們經歷各種探究的過程,教會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又能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因此,新的課程改革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老師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的有關規律及結論的探索過程,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自己去獲得物理知識,同時呢,又能提高學生自己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本身在物理教學中除了從自己的課堂入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思考之外,還可以多跟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進行虛心請教,多走進成功優秀的課堂,總結別人成功的經驗,結合自身實際為自己所用。另外在平時還可以多搜集一些優秀的書面教材中的案例,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進行爭論、辯解,他們通過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還培養了他們主動思考的好習慣。
四、結束語
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時時刻刻找準自己的位置,制定自己和每個學生的發展目標,鎖定責任,做到信守承諾,做到勇于承擔責任。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沉迷于現狀,安逸于現狀,不思進取,這是不求上進消極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要明確教學結果導向。不能因為我們的工作暫時沒有結果就逃避責任,甚至推卸責任。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決不放棄,要努力堅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為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認識。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向我的工作要效率,向40分鐘課堂要成績,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際結果,不斷提升自我反思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志佳.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成才之路,2010.
[2]胡紅霞.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體會.江西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