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陽
【摘 要】中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美的教學情景,將數學活動變為感知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綜合審美活動,從而使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關鍵詞】數學;滲透;美育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本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認為中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美的教學情景,將數學活動變為感知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綜合審美活動,從而使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數學美的產生,需要具備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審美對象的存在。即數學本身存在著美的因素;二是審美者的存在。數學教學過程則為數學審美能力的培養——數學美育提供了條件。數學審美能力是在數學審美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它主要包括數學審美感知力、審美想象力、審美情感活動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
一、用審美的心情去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
著名藝術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著名作家王蒙說:“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正如數學家普羅克拉斯所認為的,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從形式上看,阿拉伯數字“1、2、3、4、5……”書寫形式變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種幾何圖形,富于對稱之美,變化之美。從內涵來看,數學表達客觀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語言所不及的,教師要悉心體會和挖掘,要有自覺的美育意識,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備審美點,并且要將其寫入教學設計中,使之成為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除了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恰當補充一些美育內容。
例如:講述完“平移、軸對稱、旋轉、相似”這四種變換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鑒賞書本上優美的“組合”圖案,指出現實生活中多種變換組合的圖形還有很多,結合這四種變換,讓學生看到多種變換組合的作用、組合圖形的優美。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親手設計、制作“剪紙圖案”,利用這些變換組合圖案來展示自己設計的優美圖案,讓大家一起欣賞、分享“數學的圖形之美”,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設計能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欣賞、創造數學圖形之美。
二、創設美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知美、欣賞美
數學知識雖然單調枯燥,但蘊含著豐富的可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動力。
三角形是中學數學中的基本圖形之一,它包含著許多的內在規律,比如任意三角形三條中線,三條高,三條中垂線,三條內角平分線都交于一點,三條中位線都平行于底邊,且等于底邊的一半,等等這些,難道你能說這些不是一種美嗎?我想,無論哪個學生都會為上述一些例子中的數學美感到驚嘆,感到欣喜。只要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出一些數字、公式、定理、定律等所蘊涵的數學美,學生一定會在享受美的同時,愛上數學,只要學生對數學有了興趣,他們自然就能主動地而不是被動地去學好數學。
三、呈現數學語言美,引導學生確定健康的審美觀
數學符號、公式、術語、語言、結構、方法、推理等都顯示數學的統一性、對稱性、簡單性的數學美。比如數學語言是數學學科特有的語言,它有自己的符號語言,用以表達數學的內容,并且全世界都知道其表達式的含義而無需翻譯。數學語言比一般語言更加精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數學語言清晰明了地表達數學的思想,因而使數學思維更加流暢、迅捷和便于創造;數學語言使數學表達協調、準確,具有完全的確定性。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數學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中體驗對數學思想、方法、技能的表達、理解和掌握,體驗用數學的表達方式來規范、豐富和發展自己原有的表達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效地進行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美。例如絕對值概念的教學,學生對︱a︱=-a的理解,常常忽略a可能是負數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對此,可以讓學生討論、辨析,從中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語言表達的嚴謹性、完整性、準確性。
引導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感受審美的樂趣,深化審美的體驗。“從生活中來”的目的是要“到生活中去”。審美教育離不開生活中的印證和進一步的融會貫通。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從運用入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體驗中感受審美教育的真蒂,去收獲審美教育的喜悅。課外活動是課堂活動的延續發展。我們可以通過校內、外活動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可組織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然地去表現美、創造美,在學與用中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審美領域,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由上所述,數學的簡潔美、概括抽象美、轉化美、邏輯美、嚴謹美、數字與符號美、數的神奇美、數形的和諧美等等,這些數學活動中有許多美的因素,教師應該在數學活動中,創設美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快樂民主的氛圍中,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覺得數學課非常有趣,數學知識非常有用,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讓數學課插上“快樂”的翅膀,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感知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讓學生在美的陶冶中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