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英
摘要:通過對數學學科的性質分析,闡述如何在新課改的浪潮下,為身處小學階段的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為將來層次更深、難度更大的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思維;養成
數學是一門很有魅力又很迷人的學科,它像一位戴著面紗的美女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科學家為之駐足打量,試圖有朝一日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但數學又好像一位嬌羞的少女、很不給面子,迄今為止,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困擾著科學家們。由此,數學的難度我們可見一斑了。因此,我們人類要想探索數學的奧秘需要世世代代的努力。
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想讓人類進步的腳步不停歇,就需要從小學起就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從我國幾十年的小學數學教育經驗來看,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21世紀的發展需求,我們需要另辟蹊徑,尋找新出路,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我指的“另辟蹊徑”就是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重視孩子數學思維的養成。說起這個話題,有人可能會笑了,這哪是另辟蹊徑,這根本就是老生常談。讀過教育學的人,誰不知道啟發學生思維一說,那又何來新意?
我想通過六個方面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一、代數與幾何不分家
我們在小學甚至初中的數學教育中,將數學分為代數和幾何兩大部分。到了高中又分為解析幾何、向量、三角函數等等一個一個的小部分。我們拿解析幾何舉個例子,解析幾何是什么?最早的解析幾何思想是17世紀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提出的,追究其本質是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對象之間的關系和性質的一門數學分支,也就是說在解析幾何里代數和幾何是不分家的。再舉個例子,學習三角函數第一句口訣是什么?“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奇偶數是什么,是代數,象限是什么,是二維坐標,是幾何。等到孩子到大學,數學的其他分支如概率、拓撲等的應用,就會意識到數學的視野有多寬闊。
因此,回到正題上來,我們要杜絕給小學生上課時代數和幾何用兩個老師教,還有就是告訴孩子數學是一門關于數的學問。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數學一詞是一個名詞,它是用來概括一門內容豐富、分支龐雜的學科的,如果非要說數學是一門關于數的學科的話,我們只能說他理解的相當不全面。因此,我們從小就要讓孩子在觀察三棱柱時養成對數字3的認識和模型有三個面的認識,從小就要養成在數學里代數幾何不分家的概念,如果小的時候沒養成,到初中還好,到高中就會步履艱辛。
二、要讓數學融入生活
我們的教育不只課堂內有限的45分鐘,課下仍然要讓孩子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比如,一個小學的班級大概45人,教室有6扇窗戶,8排桌椅,可以分成4個小組,需要干的活有掃地、拖地、擦玻璃、倒垃圾,還有2個同學因為要參加學校的活動不能參加本周末的勞動,那么如何合理分配人手,讓所有的人都有事做,讓教室干凈整潔、煥然一新呢?這不就是一道活生生的數學應用題嗎?里面設計到加減乘除還有余數的概念,何必要讓班主任老師解決呢?班長、勞動委員和幾個小組長一起討論一下,這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講也不是大問題嘛!怎么樣,數學就這樣從課本走入了生活,從筆尖走入了大腦,也就是本文說的探究新思路,讓學生從小鍛煉數學思維。
三、讓孩子的數學思維長出翅膀
上了小學,有些基礎較差的孩子會問老師一個看似可笑但實則很有深度的問題:“老師,1加1為什么等于2?”負責任的老師可能會對孩子說:“你看一個蘋果和另一個蘋果放在一起就是兩個蘋果啊!”如果換作不負責任的老師上去就會說:“你看你同桌已經把100以內的加減法都練會了,你還問這種問題,你讓你同桌給你講講。”
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太普遍了,但我要說后面這位老師弄傷了學生剛剛伸出的數學思維的羽翼。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這個道理,牛頓在一棵蘋果樹下看書,一顆熟透了的蘋果落了下來被細心的牛頓看見了,牛頓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問題:“蘋果為什么往地下落,不往天上飛?“自此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說到這,大家都明白了,牛頓通過一個外人看似如此可笑的問題,揭開了困擾人類幾千年的難題,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能問老師”。“1加1為什么等于2”呢?問題幼不幼稚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開啟了自己對數學這門學科思維的大門,真真正正開始學數學了,這不比老師在前面強調一萬遍“上課注意聽講”更有效果嗎?
四、通過暗示給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我們在孩子上課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用心聽講”,如果我說這也是一句錯誤的話你信嗎?我們成年人都知道,心指心臟,心臟是人體內負責供血的器官,它的主要結構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而大腦才是能思維、會思考、會解決問題、會掌管全身的地方。所以歸根結底,我們說來說去要建立數學思維都是在大腦中建立數學思維,我們數學老師完全可以在上課時說:“請大家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這樣暗示孩子,不就能讓更多的孩子的大腦進入課堂教學、進而提高數學成績了嗎?在新課標下,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用一些新的方法教育孩子,說近了,我們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孩子,說遠了,我們要給祖國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總之一句話,教師是知識的灌輸者,更是思維的建立者。
五、多在課堂上做一些數字游戲
這里的數字游戲指的當然不是現在時下最流行的以數字技術為手段而設計開發的各個平臺上的網絡游戲,而是指傳統的像九宮格甚至是魔方這樣的益智類動手動腦游戲,讓孩子從小養成對數字的敏感性和思維的連貫性。
六、不要過分相信外面的早教機構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早教機構,教育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行業內部魚龍混雜。我們家長一聽孩子要建立數學思維首先就想到這些地方,先不論他們的教育方法有沒有經過可靠的論證,他們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能不能對孩子的思維進行合理的開發,就在這些完全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地方,他們的教育態度都沒人敢保證。小學生還屬于年少懵懂無知的狀態,因此請老師提醒家長,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帶孩子到這樣的地方學習,它不僅會干預學校的正規教學內容,還難保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凡事不怕你想不出來,就怕你不敢想。如果我們能讓每一個孩子從小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思維、尤其是好的數學思維,那將是一件功不可沒的事情,它會像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標一樣,讓我們的學生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楊波.淺析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1,(8)
[2]王廷奏.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校長閱刊,2005,(05)
[3]徐文彬,張勇.我國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成就與展望[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