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要:目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了,但是教師們對于如何進行語篇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困惑。本文從五個方面提出了語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語篇教學;整體性
語篇是小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好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步入高年級,課本的語篇變得較長,容量較大,語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詞、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識,許多教師覺得語篇教學難以把握。另外受應試的影響,很多教師只是停留在單詞和句型教學,影響了語篇教學的實效。因此,我認為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必須重視語篇教學的整體性,優化學習策略,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問題引領,整體把握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整體感知和理解課文內容,一般來說,教師先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答案,之后學生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學生在這樣的訓練中,既能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授《牛津英語》5B 第二模塊第二單元課文時,這樣呈現課文:
Step 1: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ves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自己讀對話,然后回答問題)① Where does Grandma live?② What is Alice sitting on?③ What does Alice find?④ Whats in the box?⑤ Which toys does Kitty like?⑥ Which toys does Alice like
學生回答完六個問題后,教師把答案串在一起,學生了解了對話的主要內容,這樣處理既注重了課文的整體性,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當然,教師要注意所呈現的問題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問題要針對課文主要內容,如時間、地點、人物、數量、事情、結果等。2、問題要有利于理清文章脈絡和層次,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整體把握課文。3、問題所用句型貼近學生的學力,便于學生理解。4、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信息差,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巧設情景,處理單詞和句子
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把生單詞提出來單獨教,遇到某個句型反復訓練,把一節語篇教學課上成一節單詞課和句型訓練課。我認為,在語篇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處理單詞和句型,生單詞和句子在語境中教,盡量讓學生通過上下文去理解,或者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來解決。但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轉向文章教學,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例如一位教師在教授一篇關于環境污染的課文時,由于本課的生詞比較多而且不是很常見,為了讓學生能很好地掌握生詞,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教師邊播放一組自然景色的圖片,邊說:I like taking some photos. Many years ago,I took some photos. Look! What can you see? 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學生 回 答:We can see some birds,some trees and some flowers. They are very beautiful.T: Yes. The earth was green and the sky was clear. But now, its different.( 出示圖片并問 )What happened?S: The sky is grey. The water is dirty. There is much rubbish on the ground.T: Thats right! There is air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 and soil pollution. Do you know why there is so much pollution?(呈現并教授單詞 pollution)S: ( 在 圖 片 的 幫 助 下 )People are cutting down forests for wood. People are killing animals for food.(呈現并教授單詞 forest 和 kill)T: Im so worried about the earth. Ill try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earth: stop using plastic bags,onetime chopsticks and be kind to the animals.( 呈 現 并 教 授 單 詞 plastic 及 句 子 Ill try to do something for…)T: Yesterday, our friend, Li Ming read a piece of news in a newspaper about pollution. Lets see what is it?( 呈現并教授單詞news,然后播放課文錄音,呈現課文)在這節課中,教師在一定的語境中呈現了單詞和句子,在學習單詞和句子的同時,又聯系了語篇中的內容,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體現了單詞、句子與文章內容的有機結合。
三、指導閱讀,注重學習策略的培養
語篇教學中要有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在語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許多教師只注重閱讀內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學生的閱讀過程,教和學在某種程度上脫節。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指導,把閱讀策略和技巧教學的內容融入到閱讀材料中去顯得非常迫切。我們應該教給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閱讀的方法。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精讀,什么時候略讀,讀的時候要怎么做,要注意什么,課后該怎么學習。這樣既讓學生了解學習任務,又能知道怎樣去閱讀。
四、聽說讀寫有機結合,發展學生寫的技能
聽說讀寫是緊密聯系的,聽是說和讀的基礎,聽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說會讀了。當聽說讀達到一定水平,就能夠進行書面表達了。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視覺、聽覺輸入,然后通過讀和寫讓學生把所學展示出來。由于小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相當有限,大部分學生都會產生“無從下筆”或“不知如何說起”的感覺,所以,教師要結合語篇的特點,適時進行引導,設計一些寫作練習,如就所學課文進行描述或復述,仿寫課文,改寫課文,縮寫課文和續寫課文等。
五、推薦閱讀,課外拓展
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讀懂語篇內容,還要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生興趣,實踐語篇閱讀,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享受閱讀快樂。因此,單單靠教材語篇的閱讀會限制學生能力和興趣的發展,教師在處理完課本的教學內容后,適當補充一篇類似的文章,進行閱讀訓練,文章的選取最好是英文原版的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來自異國的文化氣息,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
另外,還要將語篇閱讀延伸到課后。教師可根據教材中語篇內容,收集相關的閱讀材料,發給學生閱讀,并利用已訂閱的英語報刊,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或通過介紹相關的英語故事網站,讓學生網上閱讀英語小故事。還可以指導學生和家長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鼓勵定時定量閱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讓學生在課外拓展閱讀中積累知識,豐富經驗,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總之,在語篇教學中,既要注意語篇的整體呈現、語意的整體感知、語言的整體操練,又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豐富文化知識,提高閱讀能力,享受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