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民
摘要:時政教學是在政治課堂上將政治理論與時事政治結合起來而展開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入時事政治,將初中政治教學內容與時政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政治;時事
初中政治教學內容可分成國情部分、法律部分和哲學部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沒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閱歷就很難理解政治內容。而初中政治在考試中的分數較少,學習過程非常枯燥,教師也多采用簡單粗暴的死記硬背,這樣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修養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政治成績的提高。因此,必須及時轉變教學模式,適當滲透時政信息,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一、正確利用時政信息,彌補初中政治教學的滯后性
初中政治教材在近幾年做了微調,并沒有較大的變動,而國內外大小事千變萬化,故而初中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尤其是課本上的案例較為滯后,與時代脫節嚴重。加上初中政治理論內容多,非常枯燥,考試以應試教育為主,政治學習的目的就是考試,因此,教師雖然有嘗試性的將時政信息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由于沒能很好應用時政信息,故而收效甚微,多是要求學生將課本上的重難點、概念等死記硬背下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政治教學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時應用嶄新的時政信息代替過時的案例,增強新鮮感和時代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利用學生對社會充滿好奇的心理,在對時政熱點分析過程中,滲透課本知識,正確利用時政信息,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水平。例如:在國家職能部門內容的講解上,教師先簡單講一個各部門的職能,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個職能部門,然后假設現在是XX臺風發生之前,那么:氣象部門應做什么,各級政府部門應作出什么反應等,受到學生生活閱歷的限制,肯定會有很多缺陷,而教師則在旁邊指導并鼓勵,不要求答案正確,只要方向和思路正確即可。這樣,運用時政熱點新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自己去發現和感悟,從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
二、開展時政教學小活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是初中政治教學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因此,應用時政信息時,需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開展形式活潑的時政教學小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學習,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第一,開展每日時政發布值日活動,值日學生搜集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網、《人民日報》等媒體上的時政新聞,這些時政新聞要與我們的生活、社會主義建設等有關,以國內新聞為主,重點選擇一些新聞播報,做到語言的精煉、生動、有趣,讓大家了解國內外發生的大事,拓展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第二,課前時政演講。根據學生的學號或是座位,讓學生輪流上臺演講,鍛煉學生的膽量、語言表達能力等。學生在演講前收集整理并篩選出時政新聞,并形成自己的認識。學生演講后,教師再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對學生的總結等進行必要的指導,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逐步能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時政新聞,培養主人翁意識。
第三,辦理時政小報,在學校的櫥窗欄中開設時政小報專欄,由政治興趣小組負責,每半月一期,介紹重大時政新聞。在教師后黑板上設置時政專欄,由學生自己選材、設計、編排。
通過各種時政教學小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我們的現實生活,靈活運用知識,并感受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樂趣,將生活中發生的時政熱點與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理論觀點寓于生活主題中,引導學生分析時政熱點蘊含的理論知識以及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引導學生深思和探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
三、應用時政熱點,引起學生情感價值觀共鳴,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素質教育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創新意識和適應力,使他們能果斷迎接社會的挑戰,為實現理想而奮斗。時政新聞本身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其引進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敏感認清當今社會發展形勢,把握相關行業、領域的發展態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適應力,以便今后更好迎對挑戰。
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理還較稚嫩,無法及時獲取相關社會信息,對于社會上出現的新事物、新現象把握不全,想事情容易片面、偏激,并易受不良思想的影響。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應用時政熱點教學,讓學生主動分析時政熱點,教師從旁指導和解惑,在是非、對錯、美丑、善惡等的判斷和評價中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社會道德等對個人的要求,以先進人物為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說:結合感動中國的人物的事跡,對比大家的價值觀、人生觀等,明白:明辨是非、擇善棄惡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擁有美好的人生。在反面案例中看到是非不分、善惡不分、無視法律等帶來的危害,從中得到啟示,并時刻警醒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初中生心理還不成熟,社會環境對其成長影響極大,故而選擇時政熱點時需要避免一些暴力、政治性過強的材料,盡量選擇正能量的材料,比如說:在講述法律知識的過程中,以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犯罪案例為研究對象,模糊犯罪細節,重點講述后期的法律解釋,強調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
總之,初中政治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強,若加入適當的時政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政治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課堂小活動中來,并積極參與時政小活動,以理論知識豐富知識結構,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