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移動終端的普及,宣告了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態勢進行重新審視,把握好自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構建技術優勢和搶占宣傳輿論高地,創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自媒體時代同頻共振。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
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網絡媒體的應用在全社會得到迅速普及,特別是以手機作為終端的網民已經成為上網用戶的主流群體。而在我國廣大的網民用戶中,大學生上網的覆蓋率基本達到百分之百。與以往網絡不同的是,手機這一移動傳媒特有的實時性、貼身性以及交互性等特點,極大地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社交的便捷性。個人通過手機這一介質就可以隨時隨地發布信息和接受信息,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無障礙狀態。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對大學生群體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教育者的權威和主導權受到挑戰
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灌輸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教育者憑借天然的優勢,占據著主導地位,有著很高的權威和話語權。進入自媒體時代后,隨著新媒體的介入,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便捷性和多元化,凸顯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教育者在二元教育主體中的主導地位。以往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傳播的非對稱局面被打破,教育者的權威受到挑戰,教育教學的生態體系亟需重新構建。
(二)受教育者的主體性進一步凸顯
新常態下的大學生,因為網絡的連接,打破了象牙塔的高墻,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聯系更加緊密,也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想的影響,加上自身特有年齡階段的思想狀況與心理特質,他們的主體性作用和個性化傾向愈發強烈。一方面,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便捷性,使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容易受到外部沖擊,導致他們易于滋生獨立思想和對抗心理。另一方面,每個大學生都有成為意見領袖的可能,更多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增強了他們的主體地位。
(三)信息傳播的碎片化和無序性影響教育的實效性
自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信息傳播的主導權日益分散,打破了以往被政府集中主導的局面,不同的社會主體都可以制造信息和傳播信息,每個人都有成為媒介平臺的可能。這導致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素質參吃不齊的傳播人員和真偽難辨的不良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容易產生負面的沖擊力。特別是一些無良媒體和從業者為了謀取私利,刻意制造虛假新聞來吸引眼球和關注率,這對一些暫時判斷力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嚴重的誤導,容易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重構教育者的主導地位
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促進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二元教育主體往平衡方向發展,弱化了教育者的傳統權威,這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發展方向。廣大教育者已經意識到并身體力行地以平等姿態對待大學生,更加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和個性。但是因為種種主客觀原因,大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和信息甄別能力還明顯不足,教育者“傳統、授業、解惑”的角色不應被削弱,反而是進一步加強。重構教育者的主導地位,不是對絕對權威的盲目復制,而是在尊重教育規律和受教育者主體地位的情況下,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方向,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提供可靠保證。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創新教育模式
新的教育環境促使教育者越來越重視受教育者的體驗和感受,平等的教育主體身份和地位呼喚師生之間架起雙向的良性互動與交流的橋梁。教育者要改變傳統說教的姿態,采用更加恰當的方式融入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尊重他們的個性需求,引導他們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要注重創新教育模式,主動掌握新的教學技術和傳播手段,及時更新教育內容,有效利用各種新的媒介,實施滲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大學生學習成長和個性品質發展的正確方向,在潛移默化中將大學生團結起來、凝聚起來。
(三)利用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增強教育實效
網絡是信息快速傳播的工具,不是洪水猛獸,教育者要正視網絡的力量。新媒體的應用,致使網絡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教育者必須占領網絡的輿論陣地,搶占這一制高點,主導網絡信息傳播中各種思想與價值的方向。只要教育者利用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這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網絡,教育者不但能夠有效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覆蓋到每一位受教育者,還能夠更加便捷的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后者可以幫助教育者根據獲取的反饋信息,及時介入受教育者的思想異常,能夠使大學生的人格力量得到強化,大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結語
自媒體時代不僅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而且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在信息與知識傳播越來越快越來越復雜的網絡環境下,高校教育者要掌握新媒體的發展規律,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發揮自媒體的傳播優點,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作者簡介:張海燕(1987—),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