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萍
摘要:職業教育教學擔負著文化基礎和專業技能的雙重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較為特殊的現實意義。中職語文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職業教育和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成功就業,以及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現階段職業中學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幾乎成了職中各科教師面臨的普遍問題,具體到語文學科,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課題。就此,我們需要積極探討解決此問題。
關鍵詞:重要性;獲得興趣
一、中職語文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意義
我國教育家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男睦韺W的角度看,“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學習的催化劑,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探索的內驅力。受招生的影響,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每況愈下,到了現在考不考都可入學,隨時可入學的程度。中職生源素質低,語文基礎差,對文化課的學習明顯表現出厭倦的情緒,
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無所適從,上課聽的人少,看課外書、睡覺的多,作業,特別是作文寫的人少,不交的人多。其次,中職學生重專業課輕文化課。中職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片面認識:語文、數學等文化課,學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要我們把專業課上好了,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了!再次,家長和學校不重視。不少家長認為中職學校沒有必要學習語文等文化課,將學生送到中職學校就是讓孩子學點技術,將來找一個飯碗。甚至有的家長把中職學校當成“托兒所”:讓孩子在學校混大一點,多少學點東西,今后打工好找工作一點。中職學校領導也不重視基礎文化課。他們隨意削減基礎文化課課時。語文教學課時嚴重不足,語文學科就成了可有可無的“豆芽”學科。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文化課能讓學生學到點東西的動力只有興趣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老師,沒有了高考的升學壓力,完全有較大的自由和空間、精力與能力,在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上刻苦鉆研,不失時機的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生動的“我要學”,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產生聯想,是學生將語文的學習變成自身的一種感悟,重在應用。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引導他們拓寬學習視野,豐富學習內涵,不僅有利于語文學習更好的聯系生活,使學生的思維向課外延伸,能力和視野向課外發展,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塔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動力
學習目的是學生通過學習行為所要達到的預想的結果或規定的目標,構成學習動機的主要心理成分?!爱斠粋€人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這說明學習目的與學習動機有緊密的聯系。中職學生多數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對語文學習目的缺乏深刻的認識,沒有長遠的動機,更不能把語文學習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需要,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認知內驅力,因而被迫應付學習,對成績好壞毫不在乎,有的甚至抱“放棄”的態度。因而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得轉變學生對語文學科看法,就得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首先,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最要的交際工具?!睆闹锌梢钥闯鰧W習語文的目的就是掌握這個交際工具。每年新生進來,第一堂語文課,不要急于上新課文。先讓學生暢談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哪些地方要用到語文知識:交際中的對話、工作中閱讀文件、書寫應用文等都需要語文知識。在暢談中,讓學生明白:工作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需要用語文。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作為母語,
通達各個學科。語文教學的任務包括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字、詞、句、篇章、語法、修辭、邏輯和聽、說、讀、寫等,而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依賴于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一些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錯誤地理解學內容,就是因為缺乏語文知識。其次,語文是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將來從事工作和繼續學習的需要。大綱關于語文課程的任務的論述: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 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F今時代,無論作什么工作,從事什么職業,都要求具備扎實的語文知識和靈活的運用能力。要當一名工程師嗎?如果連工程圖的說明書都寫不通,論文都看不懂,那么就根本勝任不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就說當一個農民吧,假若你看不懂化肥使用說明,也不會了解農業生產信息和市場需要,那么你就會到處碰壁,一事無成。語文基礎差將會給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不便甚至損失。
四、通過營造課堂教學氣氛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要對他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興趣,他就會對他自己所做的事情產生熱情,這種熱情就會變成驅使自己的動力,從而就會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它。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是我們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把學生調動起來,學生的巨大能量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巧妙導入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沿著老師的思路,進一步去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清。通過這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就更加強烈了。很多學生認為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文化課并不重要,這讓他們自身就忽略了學好文化課的重要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整體素質。
總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又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生的內在力量。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現實視野,滿足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基本要求,是語文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學生將在興趣中學習語文,掌握語文知識,將語文運用于實踐。
參考文獻:
[1]歐曉芬;;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0年03期
[2]楊紅梅;;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3]史姝莉;;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甘肅教育;200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