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燕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并不僅僅是依靠學校才能夠實現的,家庭教育同樣占據著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影響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對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圍繞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環境的相關性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家庭環境;相關性
前言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直接性的影響。現如今,許多00后以及10后,他們的心理素質較差,存在易怒以及自卑等現象,而這種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父母作為小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小學生的品格與行為。故此,對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環境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家庭關系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所謂親子關系,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構成。如果父母之間經常發生爭吵,父母對孩子采取棍棒教育的方式,那么就會導致家庭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小學生的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夠良好,那么就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以下幾種影響:(1)會導致他們的神經官能癥的患病概率要更高一些。(2)如果小學生的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夠良好,那么會對他們的人格特征產生一定的影響。瑟先科指出,當父母之間的關系較為緊張時,那么就會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甚至會導致他們產生心理陰影,這種心理陰影會伴隨他們的一生,使他們的性格變得非常的消極。例如,在一些小學生的家庭中,他們的父母經常打架甚至鬧離婚的情況,那么這種家暴行為會刺激他們的視覺神經,會導致他們的性格變得非常的孤僻,影響他們后期的健康成長。(3)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忽視了對幼兒的照料,也會影響幼兒的成長。現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多數人都忙于工作賺錢,以便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是由于將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工作上,忽視了自己孩子的關懷,這就影響了親子關系的質量,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鮑爾比,英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就對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最后發現,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情緒障礙問題更加的嚴重,所以他得出一個結論,兒童心理健康的優良與否,與穩定的親子關系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家庭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作為小學生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夠恰當,那么有可能導致他們產生神經癥的危險。在對健康者與神經癥患者的對比研究中我們發現:(1)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信任不足,就會導致他們產生神經癥,所以神經癥患者的父母對子女更多地表現出忽視以及冷漠的態度。(2)從眾多神經癥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看,其父母對子女有著一定的懲罰行為,包括責罵以及體罰等等,在長期的體罰中,這些幼兒的心理就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子女的教育環境更加的關注,他們往往花費巨額的資金安排自己的子女前往優質學校讀書,但是卻忽視了為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的健康成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例如,有些家庭的家長為了養家糊口,常年在外務工,所以將自己的子女交托給其爺爺奶奶,然后自己每個月將生活費打過來。這樣就導致子女長期缺乏父母的教導,所以在行為方式上就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甚至會導致他們的性格變得叛逆。又比如,有許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所以他們對子女的教育非常的重視,每天都逼著他們學習,如果成績不夠理想,就會逼他們去進行補課。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面對教師所給予的學業壓力,還需要面臨父母所給的壓力,這樣就導致他們的心理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一旦他們遭遇不能夠承受的壓力或者挫折,他們的內心就會崩潰,會給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永久性的傷害。
三、家庭結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結構的穩定與否對其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現如今,離婚案件的數量逐漸增多,這意味著單親家庭的幼兒也在不斷的增多,而這是當前兒童所面臨的最復雜的精神健康問題。李·索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曾經表明,對于廣大小學生而言,父母的離婚給他們所帶來的創傷僅僅次于死亡。如果幼兒生活在離婚家庭之中,那么他們會面臨的學業以及情感等諸多障礙。經過相關調查研究表明,(1)單親家庭的幼兒在中途輟學的概率要更高;(2)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他們的行為出現偏差;(3)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等等。
結語
綜上,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其心理健康的良好與否與他的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父母之間的關心不夠密切,家庭的親自關系不夠理想,再加上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等,就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利的影響。基于此,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與重視對子女開展家庭教育,要打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關系,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如此,便能夠使小學生生活在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之中,從而為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戰艷嬌.家庭因素對小學生心理因素的影響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4(21):96
[2]陳定灣,何凡,劉碧瑤.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09):812-813
[3]馬梁紅,藍瓊麗,田昕,駱桂秀,陳意曼,張小玲,農超英,韋家成.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環境相關性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09):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