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
摘 要:興趣可以強化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可以引導、維持和強化學習效果。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方法是:教師首先要愛學生,同時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學生的每堂數學課,創設學習數學的情境,并教授巧妙的記憶方法等。
關鍵詞:體校 數學 興趣 方法
興趣是人們積極地認識事物,愉快地對其接近或探究而進行學習的心理傾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教師在培養學生教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要熱愛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學習的情境,傳授學生巧妙的記憶方法等。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必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興趣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終發揮著動力、定向、引導、思維和強化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作用,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現實意義。
1.興趣可以強化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持久動力
通過多年來對本體校學生的調查發現,各學期所有數學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中沒有一名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體育中學學生的學習動機普遍不強,而學生平時學習數學的動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學校考試、學籍管理、升留級制度帶來的壓力;二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使學生了解到統計、概率等知識在體育科研和生活中的作用。但這些只是學好數學的間接動機,還不足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對數學感興趣,不把學習當作苦差事,才能形成他們學好數學的直接動機,兩種動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補充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發揮強大而持久的動力作用。
2.興趣有助于學生世界觀的形成
學生的世界觀是通過他們的實踐活動逐漸形成的。興趣能調整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一名喜愛數學的學生勢必要受到數學自身品格——嚴密性、系統性、科學性的影響,促成其善思索、愛推理、遵規守紀等良好習慣的形成,克服主觀唯心的思想方法,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3.興趣可以引導、鞏固和強化學習效果
學生在興趣學習的基礎上,注意力最集中,最易于接受新知識,獲得的新知識也最牢固。此時思維活躍、敏捷,也最易于接受思維方法的訓練。相反,缺乏興趣,會使注意力分散,記憶不牢固,思路不靈活,學習效果低下。學習興趣并不是穩定不變的,而需要不斷地培養和鼓勵才能使之持久,以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和促進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如何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首要條件是熱愛學生
有位大教育家曾說:“愛是連接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的橋梁”。培養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所有的方法從根本上說,都源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我體會最深的有兩點:
(1)相信大多數學生都能學會數學
當我們對學生信心不足的時候,讓我們從海倫·凱勒的故事中得到啟示: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人都能夠成為世界著名作家,那么我們教師更應該堅信,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學好數學。如果不能堅信這一點,就會使一部分學生不能從教師的期待、信任、關懷中得到鼓勵和勇氣,導致師生間感情疏遠,甚至發展到厭惡數學,從而最終放棄學習。
(2)接受現狀,不責怪過去
體校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作為教師必須讓學生知道:你了解他們,你更理解他們。而對他們的過去進行責怪,甚至嫌棄,不但于事無補,而且只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只有從現狀出發,因材施教,才是唯一出路。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方法
(1)精心設計第一堂數學課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果設計好第一堂數學課,不但解答了學生心中的疑問,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在第一堂數學課里提出一些問題,留下懸念,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例如:
①某校足球比賽共有10支代表隊參加,如果大循環,需比賽多少場?如果分組循環再選出出現的隊,大循環又需比賽多少場?
②你知道400米跑道怎樣測量、規劃、施工嗎?
③要了解某地區運動員的身體發育狀況,你能否根據調查數據得出結論?
教師提出問題后要告訴學生:上述問題在學完排列組合、概率、統計、弧與扇形等知識后就可迎刃而解。并且告訴他們像統計初步的內容,只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就能學好。
學生在教師的精心教學和耐心引導下必將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在第一堂數學課里介紹一些數學故事、趣題、數學家軼事、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等,既解除了學生心中的疑團,又傳達了教師對學生的信心和理解,更能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積極性。我通過對任課班級的試驗,教學效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感是影響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學過程要注意創設學習情境,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①巧用寓言或故事創設情境。用寓言或故事創設情境切實可行。這樣的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使課堂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可以講述數學王子高斯從1加到100的故事,并根據他的算法猜測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知識。
②利用數學發展史創設情境。數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值得紀念的事件,以數學發展史創設情境,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而且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數學概念時,要追溯到數的發展,從結繩記事開始講解,一直到自然數的產生。虛數的產生是解方程的需要,直到17世紀,還有人把它看成是不可思議的,并稱它為虛數。這個名稱一直流傳到現在。從那時起,又經歷了二三百年,人們才發現復數形式矢量在流體力學、震動理論、電工計算等許多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家終于認識到虛數不再是虛無的,而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教師把數學發展史引入課堂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教師利用自編的例題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函數的單調性時,假設你口袋里有10元錢,那么你花掉的錢x元與你剩的錢y元之間有如下函數關系y=10-x,利用它引出了減函數的概念,這種方式既簡明又說明問題,適合體育中學學生的實際。數學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思想、方法還是教學史料,都蘊藏著豐富有趣的因素。如能利用這些因素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3)利用巧妙記憶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中的大量數學公式、知識難點,如果借助于有趣的方法記憶,不但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①利用諧音記憶法。例如,■=1.414 記為“意思意思”或“鑰匙鑰匙”;■=1.732記為“一起商量”;lg3=0.4771 記為“老哥三,零點時期起義”等。利用諧音記憶,學生在笑聲中記住了枯燥的數字。
②利用口訣記憶法。例如,記憶對數四個運算法則,可利用下面的口訣:乘除變加減,指數提到前。求函數定義域,可記住下面的口訣:首先分母不為零,偶次根下負不行,對數真底都為正,底數是一可不成。口訣記憶法,有趣有效。
③利用對比記憶法。例如,記憶反函數圖像,只需把原函數圖像翻過來,紙背面即是。
此外還可以運用一些有趣的圖形、幽默的聯想、寓意等來記憶,既增添趣味性,又提高效果。除了精心設計第一堂課,巧設數學情境,利用記憶方法外,教師還可以精心設疑,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運用多種方法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并由知識技能內化為能力的心理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能力,就是誘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如果能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必將高效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劉東海.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