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迎霞
摘 要:近年來,高考英語閱讀開始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特點與要求,出現的新動向主要表現在詞匯量要求加大、文體類型多樣、能力要求抽象三大方面。對此考生應夯實日常積累、擴大閱讀范圍、加強技能訓練和重視時事關注,以有效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考英語 閱讀理解 新動向 應對策略
閱讀理解是一項集詞匯辨析、文意理解、內涵解讀等多個方面為一體的英語考查項目,答題時它不僅有嚴格的時間限制,還有各種不同的要求。對于考生來講,要想完成好這一項目,除了扎實的英語基礎、變通的英語能力外,還需要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近年來,江蘇高考英語閱讀也開始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特點與要求,這也啟示著廣大教師與考生都必須及時關注高考閱讀的新動向并采用合理的應對策略。
一、近年高考英語閱讀的新方向
我以2010年至2014年這五年的江蘇高考英語試卷作為研究樣本,經比對分析發現了歷年來英語閱讀的系列變化,由此推斷出未來江蘇省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可能會出現以下三大新方向。
1.詞匯量要求加大
除了2011年以外,在2013年之前,閱讀理解的總詞匯量基本控制在每年遞增20~30個的幅度,然而2013年竟比2012年驟然增加到153個,2014年對比2013年增幅更甚,達到592個,這就意味著平均每篇閱讀理解的詞匯量從最開始2010年的336個陡然增加到2014年的594個,而且其前提是閱讀時間不變。由此可見,未來英語閱讀理解的詞匯量將有增無減,且可能以指數型的方式遞增。另外一方面,從詞匯的意思來看,2013年江蘇卷的閱讀理解中,stick around意為“逗留”,band意為“捆綁在一起”,take in意為“收留”,get by意為“勉強過活”①;2014年江蘇卷的閱讀理解中,board意為“住宿”try for意為“申請加入”②,這些都是單詞或詞組中較為生僻的意思,由此可見,“熟詞僻意”也是近年來江蘇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的又一特點。總之,未來英語閱讀理解對考生詞匯的考查要求將越來越高。
2.文體類型多樣
從閱讀文體的題材上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這四大主流題材基本都出現在各年的江蘇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這也啟示我們其基本路線保持不變。從選材內容上看,除了動物保護、親情友誼、校園生活等比較常見的話題外,環境保護、人口老齡化、心理健康等社會問題,特別是大眾評論率高、關注度高的話題也被越來越多地引入到考試中來。由此不難發現,未來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文體類型會朝著多樣化類型的方向發展。
3.能力要求抽象
閱讀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識文解意,要實現在規定時間內大致通讀文章意思,領會作者用意。往年的江蘇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更傾向于詞匯辨析與細節研究這兩大能力考查。以2012~2014這三年作為研究對象,在較為簡單的A篇閱讀中,2012年的三道題都是細節理解題;2013年則開始有一道題是推理判斷題;2014年更是舍棄了細節理解題,在推理判斷題與主旨大意題上設考。在較為困難的D篇閱讀中,2012年有三道推理判斷題,一道主旨大意題;2013年有一道細節理解題,五道推理判斷題;2014年有兩道細節理解題與兩道推理判斷題。這些都凸顯出高考對學生推理能力的考查頻率越來越高。總之,未來英語閱讀理解中推理題目的數量會逐漸上升,對考生能力的要求也越發抽象化。
二、應對高考英語閱讀新動向的有效策略
1.夯實日常積累基礎
這里主要指的是最基本的詞匯量的積累,不論未來英語閱讀理解的動向如何發展,也不論考查難度的增減或文體的類型如何變化,最基本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查學生對文章大意的基本理解,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考生詞匯量充足,能夠通讀文章的基礎上。因此,學生在應對高考英語閱讀新動向上首先是要夯實日常的詞匯積累。除了課時要求掌握的每一章節的詞匯外,在日常的閱讀理解練習中,如遇到不懂的單詞,也應當及時記錄下來(考慮到學習精力有限,對于非教材要求掌握的單詞與詞組,只要理解意思即可,無須深入掌握具體用法)。學生除了盡量擴大個人的詞匯量外,最重要的是培養個人的持久學習性,就是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記憶單詞。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從過去最初的單詞卡到后來的單詞本,從最原始的錄音帶到后來的MP3,一些高科技產品在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考慮到現在很多學生都使用智能手機,教師可以建議學生下載學習類的APP,如百詞斬等來記憶單詞。總之,學生應采用更多樣的學習方式,更持久的耐力去夯實日常的詞匯積累。
2.擴大閱讀范圍
未來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體類型與話題內容的多樣性,也啟發著考生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中應當盡可能地擴大個人的閱讀范圍,內容應該涵蓋社會文化、人文自然、歷史地理、文化教育、旅游休閑、科學知識、個人閱歷、情感訴求這幾大方面。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擴大閱讀范圍,教師可以從文章的趣味性入手。比如推薦考生閱讀原版的英文小說、短篇的英語故事、趣味性濃烈的英語雜志等,讓考生能夠在閱讀原汁原味英語文章的過程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閱讀范圍不僅僅指的是閱讀英語文章,還包括中文讀本,即教師應當提醒考生從宏觀上擴大個人的閱讀范圍,以增長更多的知識。因為高考閱讀的一個趨勢是推理類題目,假如考生課外閱讀范圍足夠廣,即使對英語閱讀中文章內容一知半解,但仍然可以依靠個人平常所閱讀的知識去推理判斷。因此,學生應當有意識地擴大個人的閱讀范圍。
3.加強技能訓練
閱讀理解作為試卷中的一個考查項目,它有很多解題方面的技巧。比如跳讀與選讀、關鍵詞捕捉、主題句鎖定等。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所用到的不是單一技能,而是多技能的雜糅。為了提高學生對每一項技能的掌握度,教師可以開展主題技能訓練,比如選擇若干篇文章,在極短的時間內要求學生陳述文章大意,這是對學生跳讀與關鍵詞捕捉閱讀技巧的訓練,或是對文章中一詞多義、熟詞僻意的考查,是對文章中某一處細節的推敲等。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訓練目的,教師應當羅列出考生可能會運用到的閱讀技巧,在每一個技巧下配若干篇閱讀文章來進行逐一擊破式的訓練。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強化個人優勢,如有的學生推理能力比較差,但細節理解能力很強,則學生可以通過強化細節理解題的訓練來保證這一部分題的得分,以彌補推理題的失分。總之,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各項閱讀技能的訓練。
4.重視時事關注
由于高考英語閱讀文章中越來越多地出現社會熱點話題,因此,教師需要提醒學生重視對時事的關注。比如養成收看新聞的習慣等。由于學生的業余時間相對有限,難以抽出固定的時間來收看新聞,因此,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在網上或通過其他渠道來收聽VOA新聞。眾所周知,VOA是英語學習者練習聽力的最佳資源之一,其地道的發音與標準的語速能夠使考生的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其內容本身就是時事新聞。因此,對學生來講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除此以外,教師也應當提醒學生在復習政治課時要多關注時事新聞的復習,這同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時事的敏感度與熟悉度。
閱讀是外語學習者接觸語言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它對提高學習者本人的語言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而它也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目前在江蘇高考的總體模式下,英語滿分為120分,其中就包含了30分的閱讀理解,折算成比例來看,英語閱讀理解占英語總分的25%,占高考總分的6.25%,由此不難發現,英語閱讀理解對于高考成績的影響有多么顯著。隨著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們可以從近幾年的高考英語閱讀分析中發現,閱讀理解的變化是朝著詞匯量要求加大、文體類型多樣、能力要求抽象這三大走向發展的。作為教師,應當在認清高考形勢的前提下,幫助考生從夯實日常積累、擴大閱讀范圍、加強技能訓練、重視時事關注這四個方面來應對高考閱讀的新要求,在逐漸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有效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馬莉君.高考英語改革新動向及其影響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