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擴大開放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迎來了世界科技創新格局調整時期。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聚集,創業服務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人們的創業熱情。自主創新、合作分享的理念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至2014年,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351.84萬,學成回國人員總數達180.96萬。2014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36.48萬,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在回國的留學人員中,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公司漸成趨勢。為了給我國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提供有益借鑒,本刊特刊登“創業教育和創造力培養”專題,以饗讀者。
摘 要:美國的高校創業教育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經過7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政府、企業與高?;拥牧己酶窬?,凝聚了獨有的創業文化,培養了大量創業創新型人才,為美國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文章以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為例,介紹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業資源平臺和資金扶持政策,探討高校如何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展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更好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以期對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有更好的了解。
關鍵詞:美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資源平臺;資金扶持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系統的17所學校之一。該系統可與加州大學系統相媲美,被譽為全美最優秀的綜合性州立大學系統之一。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商學研究方面都處于美國領先水平,為北卡羅來納州的經濟、衛生以及社會發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目前,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系統共有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內的22萬名學生,每年有超過3萬名畢業生。①
當前,阿帕拉契州立大學共有來自75個不同國家的1.8萬名學生,且人數在不斷增加。學校共設150多個本科及研究生專業,博士課程較少,但是有許多非常有特色的碩士課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2015年美國南部地區最佳公立高校的排名中,位居第3;在包含私立高校的該排名中,位居第9。自從1986年,該大學一直位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之美國南部地區開設碩士課程高校的前15名。2014年,該校被《福布斯》雜志評選為年度最有價值的高校之一,位居第7名[1]。北卡羅來納州政府提倡不向學生收取過高學費,因此,該校的學費很低,但是教學效果較好,師生比為1:16,班級規模平均為26人。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僅由6個學院組成。創業教育由沃克商學院(Walker School of Business)負責,推行磁石模式。這種模式的創業教育課程面向全校學生,即招收來自不同學院的學生,但教學活動集中在商學院開展[2]。沃克商學院位列《普林斯頓評論》(Princeton Review)2015年最佳商學院排行榜,目前擁有3000名學生,其中有300名學生主修創業。阿帕拉契州立大學非常注重在國際教育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業理念,目前與27個國家的50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比如,中國的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大學、山西大學等。
一、課程體系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有專門針對商學院學生開設的創業管理專業,該專業要求學生修滿18個學分,課程都與創業管理相關,包括機會與創業、創造力、國際創業、社會創業、新企業創造、創業實踐訓練等。機會與創業屬于基礎課程,為必修課,主要介紹創業的基本知識,如什么是商業機會、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如何向投資人展現商業計劃等。對于創造力、國際創業、社會創業三門課程,學生要任選其一,修讀完后獲得3個學分。創造力課程側重學生創意潛能的開發,力求讓學生設計出創新產品或者發現并捕捉到與眾不同的商機,滿足顧客的潛在需求。國際創業課程旨在讓學生懂得如何把事業擴展到海外。現在,很多美國大學生創業時希望把業務拓展到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許多中國留學生也會在美國成立公司,同時,利用國內的資源從事國際貿易。社會創業課程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創辦的企業兼具經濟與社會效益。新企業創造是系列課程中的高階課程,同樣為必修課。這門課的實踐性很強,頗具特色,教授在課堂上只對學生進行組織和引導,讓學生了解企業運作流程,真實地創辦一家企業,實際地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并在真實環境下運營企業。當然,企業創辦之后,不僅是在校園里運作,還要到社會中去推廣。教授會根據企業運營的真實情況給學生判定分數,學生只有拿到這個學分才能畢業,獲得創業管理學位。
除了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之外,商學院學生還需具備豐富的從業經驗。他們可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實習或者從事創業活動,達到要求之后便可拿到創業實踐訓練課程的學分。此外,阿帕拉契州立大學還與西班牙、古巴等國家的高校合作,聯合開設短期海外交流課程。通過這些海外交流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外國的文化與商業環境。學生參加這個課程可以拿到相應學分,1~2周的學習可以獲得2個學分,超過2周可以獲得6個學分。學校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去新創企業實踐,并將之視為創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必備經驗。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也歡迎那些非商學院的學生,如來自工程學院、設計學院或者藝術學院的學生輔修創業管理專業。工程學院的學生有很好的技術背景,但可能不知道如何寫商業計劃書和怎樣把產品市場化,因此,可修讀商學院的相關課程。學校對非商學院學生的要求略低一點,即只需拿到15個學分。其中,他們必須修讀創業基礎課(機會與創業課程),學習商業計劃書的架構,學會與投資人協商,籌措創業資金,組建創業團隊。
二、資源平臺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除了為學生提供系列的創業教育課程之外,還搭建了許多創業資源平臺,包括創業社團、創業中心、創業計劃大賽等。
創業社團是創業學生的集聚地,對創業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在這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創業社團設有學生商店,學校里的任何學生都可以把好的產品拿到商店里寄賣,產生的利潤一部分歸學生創業社團,另一部分給出售該產品的學生。這個項目相當于學生經營的商店,讓學生體驗銷售的過程,了解將來從事創業活動所需的技能。
學生創業社團聚集了一大批希望創業的學生,他們將商業計劃書付諸實踐。例如,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學生宿舍位于山上,而且沒有洗衣房,學生要把衣服背到山腳下的洗衣店。然而,該地區每年有4~5個月的時間經常下雪,增加了學生到洗衣店的難度,況且,還有一些學生沒有車。創業社團的學生發現了這個商機之后,便組織創業團隊到有需要的學生宿舍收集臟衣服統一拿到洗衣店,洗好后再送還給學生,并通過這項服務收取一定的費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再比如,美國人有喝咖啡的習慣,有的創業學生針對校園很大、咖啡館較少的現狀,在校園里成立咖啡館,滿足了市場的需求。還有的學生針對校園交通不方便的現狀,開展了自行車租賃創業項目等。學生創業社團為集聚創業團隊、發現創業項目、活躍創業氛圍搭建了資源平臺。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視野傳輸創業中心(Transportation Insigh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是校方成立的一個創業服務機構,該中心的設立得益于一筆社會捐款,捐款者要求建立這個創業中心來加強對學生創業的資助力度。該創業中心有兩位負責人,一位是指導教師,另一位是全職經理。指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學生,如對學生創業社團進行一些必要的創業指導。全職經理主要負責管理捐贈款項,以及處理一些行政事務。
創業中心定期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創業活動。比如,舉辦創業沙龍,邀請當地的創業家與學生分享創業歷程。學生可以通過提問,進一步了解創業家的經歷。如果學生對創業有興趣,可以與這些創業家進行項目接洽,成為生意上的伙伴。此外,校方也會邀請有興趣的創業家與學生建立師徒關系。校方會讓“師傅”選“徒弟”,雙方每周或每兩周見面;同時,“徒弟”可以到“師傅”的公司參觀、交流。這種師徒關系密切了創業學生與校外創業指導師的聯系,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創業的興趣。
創業中心還會提供創業場所供學生使用,學生可以在這些場所里成立創業工作室并從事創業活動,還能免費享受里面的水電、通信等資源。阿帕拉契州立大學每年都會舉辦電梯演講(Elevator Pitches)比賽,讓學生利用90秒的時間來講述他們的創業計劃,并盡可能地把計劃講得生動有趣,獲勝團隊可以進入創業中心,并得到1000美金的獎勵。90秒的商業營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大部分創業者最初都需要為創業項目尋找資金,與潛在投資人洽談。而與潛在投資人洽談最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到其所在公司,在等電梯的時候與其面對面交流,時間通常只有90秒左右。如果投資人感興趣,會愿意再花20~30分鐘,甚至更多時間聽你講述創業項目。因此,美國很多高校就把這種電梯演講形式引入創業教育,訓練學生在短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闡述與眾不同的核心創業點子的能力。
另一條進入創業中心的途徑類似于“紅娘”的角色,在商業界牽紅線。例如,商學院的學生對手機上的軟件有很好的銷售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設計、如何寫程序,因此,他們需要找到軟件開發者。然而,設計學院的學生卻不知道怎樣把產品市場化。這時,學校創業中心就會邀請有需要且有特長的學生進入這個中心,讓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配對,一起來運作創業項目,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三、資金扶持
在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政府、企業和高校。校企互動模式是社會資源融入高校創業教育的最佳典范,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和提供的資金支持則為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堅強后盾[3]。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師生可以申請創業方面的資助,這主要得益于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SBIR)在美國的推廣和普及。SBIR由美國國會授權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全權負責協調與管理。只要創業項目屬于高科技或新生物領域,又急需研發資金,便可向小企業管理局申請SBIR創業資金扶持。SBIR的資金來自美國聯邦政府11個機構的外部研發預算,占其中的2.5%的份額[4]。這些機構每年也會選出各種研發課題(項目),并向公眾公開招標,由各中小型企業爭取。當然,SBIR創業扶持資金對于獲助企業也有一定約束條件,即政府一旦同意提供資金,企業就要履行合約開發出相應產品。在高校,申請SBIR計劃的學生主要來自工程學院;同時,該計劃也吸引了一些教授參與。
通過多年創業氛圍的營造,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創業教育初見成效,該校學生獲得了眾多創業的獎項。2014年4月,在得克薩斯基督教大學舉辦的社會企業商業計劃書的比賽中,該校設計學院學生研發出的產品概念贏得了第二名,并獲得1.5萬美元的獎金。2014年11月,在沃克森林大學舉辦的商業計劃書競賽中,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兩位學生分獲第二名和第三名,共獲得1.5萬美元的獎金。
北卡羅來納州政府也對大學生創業提供各類資源,特別是創業資金方面的支持。北卡羅來納州經常舉辦商業計劃書和商業營銷比賽。每年的商業計劃書競賽會提供給獲勝者1.25萬美金的獎勵,以支持其創業項目。
最近幾年,創立社會企業在美國很流行,但這個概念在中國還沒有得到較大推廣。社會企業并非不能盈利,跟非社會企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社會企業不以贏利為目的,更多是回饋社會、幫助社區、幫助他人。美國社會對這方面非常重視,人們認為企業不應該僅僅以贏利為目的,更要考慮如何回報社會,讓社會變得更好。北卡羅來納州政府借助學校來推動社會企業的創建。每家社會企業成立之初,政府會幫助其申請3000~5000美金的資金扶持。資金金額雖然不大,但大部分社會企業剛開始運作也不需要很多錢,因為社會企業中有很多志愿者來從事公益活動,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北卡羅來納州政府正積極引導高中學生提升創辦社會企業的意識。美國的創業教育已經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創業教育學科和教學研究體系[5]。創業教育已經滲透到高中,各界為高中生提供創業課程和實踐機會,讓他們有機會盡早學習如何創辦自己的企業,發展自己的事業。由于高中生知識儲備有限,主辦方不會要求他們拿出完整的商業計劃書,取而代之的是讓參賽者回答15~20個創業相關的問題,從而引導其思考企業運營的相關問題。主辦方通過參賽者的回答判斷哪個團隊能更好地運營社會企業創業項目,并給予優勝者一定獎勵。
北卡羅來納州政府的中小企業處也會提供大量的服務資源,主要是給新創辦的企業提供財務方面的分析和建議。創業者創建新企業需要資金,中小企業處便幫助創業者牽線投資人,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方面的扶持;還可以為新創辦的企業提供擔保,使其順利從銀行貸款。如果創業項目失敗,中小企業處還會幫其償還貸款。中小企業處雖然不直接貸款給企業家,但愿意為新創業企業提供擔保并承擔風險。
如果創業大學生從事高科技研發方面的創新,還可以申請小企業技術轉移計劃(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 Program, STTR)的資金扶持。STTR的目的是創造一種行之有效的系統化機制,將有商業前途的創意從研究機構轉移到市場,從而推動以高科技為核心的創新發展[6]。北卡羅來納州政府積極扮演服務者的角色,為高科技創業者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為創業小企業的發展與創新提供高效而充足的動力。此外,北卡羅來納州政府每年還會舉辦創業高峰論壇,邀請知名創業家分享創業經驗。
北卡羅來納州政府大力促進天使投資人與創業者的交流。北卡羅來納州政府通過中小企業處搭建交流平臺,使具有增長潛力的新創公司創業者對接天使投資人,拓寬融資渠道。
北卡羅來納州政府還會定期舉辦產品展覽會。產品展覽會是一個展示創業產品的絕佳平臺,有助于創業者宣傳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美國聯邦政府每年都有大量的采購預算,用于采購設備、商品和服務。創業者可以來參加這個展覽會,如果其產品適合政府采購項目,就可與政府部門談合作。這種方式也得益于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位于比較偏僻的山區,即美國政府為了發展偏遠地區的經濟,采取政府購買的形式來扶持當地的創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注釋:
① 本文得到了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丹·K·徐(Dan K. Hsu)博士的協助,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EB/OL]. http://www.app-state.edu/about/,2015-03-18.
[2]陳高生,孫國輝.新世紀的國家競爭銳器——高校創業教育[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2:37.
[3]呂劍梅.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4(19): 34.
[4]夏孝瑾.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經驗與啟示[J].科技經濟市場,2011(12):11.
[5]施永川.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十年發展歷程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4):69.
[6]涂俊,李紀珍.從三重螺旋模型看美國的小企業創新政策——對美國SBIR計劃和STTR計劃的比較[J].科學學研究,2006(3):413.
編輯 呂伊雯 校對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