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軍重慶市九龍坡區新聞信息中心,重慶 4000050
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缺失與對策
易軍
重慶市九龍坡區新聞信息中心,重慶4000050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對于精神享受的不斷追求,傳媒行業不斷的發展和振興,我國的新聞行業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已經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新聞記者的隊伍不斷的變得龐大,與此同時,因為激烈的行業競爭,許多的新聞記者在工作中失去了職業道德,這對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新聞事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負面的影響。本文就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缺失原因進行簡要的探析,并提出應對現如今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的幾點對策,旨在更好的促進新聞事業的發展,凈化新聞行業的環境。關鍵詞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對策;新聞行業
無論身處什么行業,保證職業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尤其是在新聞行業之中,記者所需要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為觀眾還原一個事情的真相,所以,作為一個媒體人,作為一個需要講真話,做實事的新聞記者,必須時時刻刻的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首先做一個好人,其次再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無論遇到任何問題,記者都需要記住手中的權力是人民所給予的,所以,必須為人民說話,做最真實的新聞。
新聞媒體作為輿論傳播的主渠道,新聞工作人員作為新聞事件的直接報道或參與者,其職業道德修養就直接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目前部分新聞記者在利益或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經漸漸喪失了作為新聞人所應有的職業道德,新聞傳播業的權威性、公正性、純潔性正在受到威脅。新聞記者是一個需要付出十分巨大精力的職業,新聞記者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快節奏的在戶外進行采訪,還需要不斷的運用自己的腦力和思維。在這個工作過程當中,許多記者逐漸被利益所誘惑,開始為了眼前的優渥而放棄自己身為一名新聞人的職業道德,報道一些不實的新聞。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新聞記者也受到了不斷發展的市場的影響,被市場中出現的一些不正之風所引誘,職業道德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多,而究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因素。
第一種,是經濟因素。這也是造成新聞記者出現職業道德缺失現象的主要因素,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當今社會,經濟更是成為了各行各業追求的主題,在傳媒行業中,仍然會考慮經濟收益。這就導致了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素材的采集和處理的時候,都會考慮到新聞素材能夠為本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收入,考慮到一個新聞是不是可以拉到油水豐富的贊助,所以,越來越多的記者開始舍本逐末,將社會效益放到了經濟效益之下,一味的追求利益,長此以往,不利于傳媒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種,是文化因素。新聞的本質就是要通過新聞報道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起群眾正確的思想認識,提升群眾的文化水平,所以,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應當選擇內容深刻,便于理解,主題有意義的,而不是一些有些觀眾會喜歡但是內容低級的,只有堅持原則,才可以通過新聞提升群眾的文化水平。
第三種,是信息因素。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受到來自于傳播者身上許多因素的制約,這就導致了新聞脫離了客觀性,開始蒙上了個人色彩,受到了個人因素的影響,這極大的降低了新聞價值,也違背了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
第四種,是網絡因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了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但是,雖然網絡為新聞傳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因為網絡極強的包容性,以及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的便捷性,使得許多新聞記者在網絡中迷失了自己,在網絡上發布一些不實的信息誤導大眾,這些缺失了職業道德的新聞記者不僅沒有為群眾發聲,反而收受賄賂,進行虛假報道,十分可恨,也十分可悲。
在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日漸嚴重的當下,我們應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應對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的現象。
首先,要從思想上對新聞記者進行教育,增加對新聞記者政治方面的培訓,指導新聞記者在實際工作當中按照科學發展觀去對新聞進行分析,三觀端正,客觀而真實的為觀眾還原一個新聞事件,謹慎認真,思維敏捷,條理清晰,立場堅定,在遇到突發事件的事后不慌不忙,在遇到賄賂等情況的時候不卑不亢,始終為人民發聲作為自己做新聞的主要目的,將為人民服務的口號貫徹在新聞素材的采寫到報道的始終。
不僅如此,新聞記者需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判斷能力,不能輕易地被他人影響,被錯誤的社會輿論方向所左右,而是應當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都能夠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對新聞進行報道,始終將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當作自己
其次,新聞記者要時刻謹記新聞報道一定要遵守真實性和客觀性,無論在任何情境之下,都要客觀的進行新聞報道,陳述客觀事實,不要被個人情緒所左右。因為新聞記者職位雖然看似不大,但是身上擔負著的都是百姓的目光和期待,承擔著十分重要的社會責任,新聞記者說什么,對于人民群眾的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新聞記者一定要時刻保持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客觀冷靜的頭腦。
最后,應該從大環境上入手,對傳媒行業的環境進行改變,建立起媒介傳播的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同通過加強對新聞記者的監管,讓新聞記者在工作中能夠謹言慎行,更好的完善自身,防止道德缺失的新聞事件的發生,營造出和諧公正的媒體環境。
隨著傳媒行業不斷的發展和振興,我國的新聞行業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已經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新聞記者的隊伍不斷的變得龐大,與此同時,因為激烈的行業競爭,許許多多的新聞記者在工作中失去了職業道德,這對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新聞事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負面的影響。新聞記者是一個十分平凡,但是又十分重要的職業,新聞記者不是官員,可是老百姓卻需要記者來傳遞自己的聲音,也需要記者來傾聽外面的聲音,所以,新聞記者身上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職責,這些職責讓新聞記者更加需要時時刻刻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為新聞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也為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生活,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達萌.“有償新聞”與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7(1).
[2]周嵐.公民記者對“公民新聞”失實的影響[J].青年記者,2010(35).
[3]賈樂榮.俄羅斯傳媒的職業道德規范、自律組織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2009(3).
作者簡介:易軍,工作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新聞信息中心,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宣傳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