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陽,方小娟(河南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中職數控專業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
趙春陽,方小娟
(河南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河南駐馬店463000)
摘要:我國已經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微”時代,微課程成為了微時代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的重要學習資源,受到廣大教師和管理者的親睞。本文結合中職學校數控專業的特點,論述了微課的概念、類型,并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微課在數控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數控;微課程;應用
"微課程"又被人們稱為"微課",隨著微課程、可汗學院、慕課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課程已經成為課前預習的重要環節和載體。繼基于網絡平臺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庫建設之后,微課程在已迅速成為中職教育師資培訓和教學實踐的重要內容與方法。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表現形式和資源類型,具有內容形象生動、形式短小精悍、目標簡明突出、便于網絡傳播、課程相對獨立等特征,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和多元智力發展的需要,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延伸,有效提高了學習者的興趣、主動性和創造性。
微課程,即集中針對某一主題設計與實施的小規模短時課程。早期對微課程的詮釋方法不一,如:在學科范圍內針對某一概念或主題設計的課程框架,由一系列半獨立的課程單元組成,這種單元直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以及主體社會活動的經驗、教師能力、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編訂,而非單純根據學科知識體系以及邏輯體系來劃分的。
國內外學者對微課程的研究各異,其核心理念大致歸結為:微課程就是個體通過移動終端設備記錄、上傳、共享,時間一般在5~8分鐘的視頻短片。微課程以微視頻作為課程內容的主要呈現媒體,就一個短小精悍的課題、知識點、技能點或教學環節而開發設計的一種數字化移動教學資源。
微課程具體特點如下:
(1)目標簡單明確。微課程主要是為了解決某一學科、領域中某個知識點、技能點,或是反映課堂某個教學主題的教與學的活動,主題更加突出,學習目標更加明確;(2)內容形象生動。微課程以視頻為主要呈現載體,畫面形象生動、直觀易懂,讓學習者在輕松活潑的聲畫環境中獲得最最直觀的學習體驗。因此,微課程資源使學生更易理解和記憶;(3)形式短小精悍。根據中職生視覺駐留規律和普遍的認知特點,微課程視頻片段適宜控制在5~8分鐘,這種視頻時間緊湊、內容精致,更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保證學生自主重復學習的時間和空間;(4)便于網絡傳播。微課程的資源一般以流媒體格式呈現,視頻格式便于網絡傳輸,資源形式一般以文本、圖片、聲音為主,便于網絡直接呈現。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各類手持移動設備在線觀看微課程視頻、查閱學習資料,是個性化移動學習的理想手段。
(1)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數控專業實訓教學中,學生對學習和掌握新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充滿了好奇和欲望,所以要讓學生可以接觸生產式的技術培訓;(2)圖紙與零件結合。講述數控編程教學中,使用圖紙的同時,我們應該提供一個已加工出的工件,以直觀的實物強化教學效果。處于編程初級階段的學生,我們可以將零件的圖紙和實物相結合,讓學生清楚整個程序的編寫和運行,目的就是加工當前工件。這樣,既節省了零件的描述時間,又強化了教學效果;(3)實訓與生產銜接。數控技術是一門機械加工技術,該學科存在的最終目的就是指導生產、服務生產。因此,我們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時,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感知機械加工行業的嚴謹性,使學生在實訓和生產結合的過程中提高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4)師資力量薄弱。師資力量薄弱是數控技術應用與數控維修專業共同面臨的難題。該專業涉及領域非常廣泛,集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的性學科為一體,對老師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要求非常高。而源于高等院校機械專業學生的師資隊伍,普遍缺乏實踐工作能力,需要長期企業鍛煉和培訓經歷;(5)專用器材昂貴。數控機床的操作、維護、維修工作需要對硬件的操作、構造和原理高度熟悉,不但要了解機器設備的運作特點,還需要掌握零部件的維修特征,并能在實訓操作中排除即時故障,因此在師資隊伍薄弱的基礎上,該專業專用設備和器材也比較缺乏;(6)配套教材較少。中職數控專業教學的組織存在優勢,也有弊端。而“微課程”的應用在數控專業教學中如果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一定能利用其短小精悍、形象直觀、可傳播性強等特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將“微課程”在該專業中的應用研究落實到實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改變教育觀念,營造“微課程”的學習氛圍。1)建立“微課程”實施專業教師隊伍提高對“微課程”的認知,加強“微課程”培訓和研討,讓教師認識“微課程”的作用及意義,了解“微課程”實施的必要條件、方案、方法等。近期,我校通過校外培訓、校內培訓,發掘和培養了機械方面的骨干教師,逐漸建立了“微課程”建設的教師隊伍,為機械學科“微課程”教學的實施奠定基礎;2)通過完善制度促進“微課程”的實施我校根據數控專業自身的教學制度的情況,制訂相關“微課程”實施細則,組建“微課程”教研室等。微課程平臺管理員將所有教師的“微課程”進行分類管理,并納入“微課程”精品資源庫。
(2)精心策劃數控專業“微課程”的教學內容。“微課程”模式下的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導,忽略學習過程的師生交流,因此教學環境的設計至關重要。“微課程”的設計主要步驟包括:課程設計、流程再現、教案設計、交流討論、錄制視頻、制作合成,每一個關節都關乎課程質量與效果。
(3)數控專業“微課程”資源庫的設計。“微課程”模式下的學習具有獨立性,在為課程設計資源庫的過程中應考慮人性化需求,體現教學正確的內容、規范的導航系統、便捷的學習途徑以及合理的教學流程。設計和實現開放模式的微課資源庫,包含知識點、技能點、教學設計、課件、素材、教學小結、教學反思、學生反饋、教師評價等功能。
(4)將現代化手段應用于數控專業“微課程”。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數控專業教學中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微課程”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中職數控專業教學實施過程中,校方可以依托“微課程”資源管理平臺,嵌入常用的即時通訊工具,實現隨時隨地的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
隨著信息與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程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而數控專業的“實踐性”和微課程的“情景化”結合,必將促進中職數控專業教學革新,創造出更適合微時代的教與學新方式。
參考文獻:
[1]王覓,賀斌,祝智庭.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中國電化教育,2013(04).
[2]韋華紅.“微課”在數控實訓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