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輝
(沈陽大學經濟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41)
按照一貫的農業經濟問題的思路,研究農業投入產出問題,首先要先了解一些相關的農業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選擇并選出其中一部分的關鍵性指標,根據有序排列的空間數據和時間數據對投入產出進行模擬的回歸分析,得出估算出的投入產出相關的函數關系。選出關鍵性指標代表整體指標從而估算出的投入產出相關的函數關系,可以大致地表現當前農業產出和投入之間在一定程度上的數量數據關系。但若想要更加全面地揭示農業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數量水平在有序排列的時間、空間數據上的趨勢波動分析,就要在研究農業投入產出水平結構得出相關發展規律的同時,衡量農業投入產出的規模和總體投入產出的效益,當然,社會環境變革和社會發展速度的影響也是值得考慮的一點,比如本文要研究分析的農戶農業投入產出,在大概二十年前的早期,農戶投入產出的水平因為社會發展速度緩慢顯得較低,也因為當時工農業為大面積發展的社會環境,農業效益雖然低下,但工副業投入產出的效益卻相對的高出許多,這就要考慮到農戶工副業效益與農業生產相比,受國家土地和價格規定的影響更小,市場競爭影響較大的緣故,這些問題被逐年收錄整合成與農業產出投入相對應的指標。所以要科學的得出農業投入產出水平,就要在事物客觀性原則下綜合地、系統地、有重點地選取評價指標和確定指標的權重。
大致了解總體的農業投入產出關系之后,就可以先選取幾個農均農業生產值作為農業的產出指標簡單概括為Y標示,和幾個農業投入指標就選擇農業機械投入方面的指標簡單概括為X標示,將X和Y重點針對農業投入產出的水平方面,從而共同構建一個簡單的農業投入產出水平的指標體系,其中各個指標都借鑒于現今已得出相關研究結論的參考定義和參考計量。在對農業投入產出水平關系有直觀了解之后,想要對農戶農業投入產出做出分析,就更有針對性和選擇性了,比如對于需要分析的變量的選擇,選取適當的、科學的、系統性的綜合的指標生成農業生產函數形式,才能直觀地體現農戶在農業投入產出關系上的反應。
一般來說,農民收入問題作為目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三農問題中最重要的關鍵性問題,與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關系,農戶在農業生產中是最基礎也是最實際的投入產出者,在農業投入產出要素結構中,農民收入可以直接影響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生產要素的配置方式,農業生產投入的發展快慢也決定農民收入的高低。農戶農業投入產出所選取的指標變量都是在農村改革之后,除去各種元素干擾的條件下,有可行性原則的,在農業產出方面有長時期均衡存在性的有關聯的要素。農業生產要素中,假設把某年度農林牧漁業生產總產值作為衡量農業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的產出指標,即把農林牧漁業農戶的人均純收入作為變量。把農作物在某年度實際播種、移栽面積之總和也就是農作物播種總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作為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土地要素指標;把農業化肥總使用量和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總用電量作為反映農業資本投入的資產要素,即把以上農業勞動力、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等投入要素作為投入指標,除去因每年生產發展情況不一而引起的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依舊從已有研究成果的現有數據統計中選取2004—2013年間14個地區的模板數據作為參考,對農業產出作為產出指標進行簡單分析。如表1。

表1 2004—2013年間14個地區的模板數據
再結合1984—2013年間中國農業投入產出指數作為參考對比數據,如表2。
從農業投入產出指數的數據中可以大致看出其波動趨勢,中國農業投入產出指數T和C和規模指數N2都在不斷向上攀高,但走勢的速度各不相同,僅僅從數字數據就可以看出,1998年以后投入指數T高于產出指數C,這一情況表明這一時間段內,主要靠農業經濟的投入拉動中國農業的規模指數N2的增長,相反,在1998年之前,中國農業的規模指數N2主要靠農業產出拉動增長。將這種變化聯系中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前期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當時農戶作為農業生產中規模最大的投入產出者,在國家指令性計劃和政策響應下加強土地建設,為今后提高農業投入產出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早期農業生產發展的關鍵性動力,所以盡管當時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都非常有限,但依靠農戶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積極性,在中國農業發展的前期依舊保證了農業產出的持續高增長水平。而在后期,大概在1998年時期開始,中國農業的產出達到一定水平,國家農業經濟得到飛速度發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下,在“三農”政策的開展下,國家、集體和個人開始更加重視對農業的投入,所以盡管后期農業產出指數C增長速度開始減弱,但因為農業投入指數T的不斷攀升,農業的總體規模指數N2仍然是持續增長的水平。

表2 1984—2013年間中國農業投入產出指數
農戶農業投入產出始終與國家農業整體的投入產出息息相關,尤其像中國這樣人口密度大,地域面積廣的國家,提高農戶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從而擴大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實現農業的生產投入在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是國家農業經濟發展必須重視的核心問題??梢赃@樣說,農戶的投入產出直接影響著農業整體投入產出的發展,所以要完善農業投入產出發展的規模和制度,確保農業生產要素在生產投入制度下的合理發展。需要首先注意并且研究分析的是農戶農業的投入產出。而分析研究農戶農業投入產出,可以從中找出農業生產發展規律,在科學的研究中順應現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農村管理體制,為實現社會主義農業建設核心目標提供研究依據和探究方向。
[1]張立超、瞿印禮:我國農業投入產出的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0(14).
[2]李建軍、王德祥:農業與農民收入互動關系的實證分析[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