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鳳
英語情境教學法,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反映論的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使抽象的語言形式變成生動具體的可視語言,創設盡可能多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感受英語、說英語、用英語進行思維、用英語的方式主導行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或模擬情境,充分利用生動、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利用情境中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感情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激起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運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創設直觀情景
低年級的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圖片非常感興趣。這需要教師用大量的時間來制作各種教學圖片。比如,學生認識各種動物時,我就把這些動物制作成頭飾,每次上課時我就自己戴著頭飾走進教室,小朋友們就會用漢語說,好可愛的小熊貓。于是我就接著用英語說:“Hello!Iam a panda.”接著讓學生一起讀這個動物的單詞,教讀幾遍之后就讓學生自己上來戴起小熊貓的頭飾說:“Hello!Iam a panda.”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爭著上臺表演。以后學了其它動物就可以讓幾個學生同時戴著頭飾互相問好。比如說:“Hello! I am a rabbit.” “Hello! I am a monkey.”還可以加上平時用的問候語“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另外,還讓學生作各種動物的動作或聲音,讓其它的學生來猜猜是什么動物。這樣,學生不但學得快,還記得牢,也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運用實物作道具,創設對話情景場面
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多說、多練。但是讓低年級的學生反復單調地操練,會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效率降低。只有通過具體的表演和反復做游戲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到別人家做客,主人和客人在進門時的對話,我就地取材,讓一個學生做客人,在門外站著。一個學生做主人,在教室內站著。客人敲門(按門鈴),主人問:“Who is it?”客人在門外回答:“Its me.”或“Im ….”然后主人開門說:“Come in,please.Sit down,please.”雖說這個對話比較簡單,但低年級的學生要說好、練好也要花時間才能做到。這種情景對話使學生的興趣倍增,爭著來練習,表演對話。在真實的生活背景下學習并運用了語言。例如在上“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這一句型時,因我知道班里正好有一位學生生日,我就抓住這一機會,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景:我手捧一只點著12支小蠟燭的生日蛋糕,跟著錄音機里同學們所熟悉的樂曲,唱著“Happy birthday to you”,向那位同學走去,其他同學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我哼起了歌。我邊向她遞上蛋糕邊對她說:“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緊接著,全體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說:“Happy birthday to you.”我們共同為那位同學開了個小小的“birthday party”。他們自然而然從情景中接受了這兩個句型,也知道了它們所表達的意思。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交際情景氛圍
有的口語交際課在進行教學時用人或實物體現不出氣氛就需要多媒體制作軟件來幫助完成課堂教學。例如,學生了解Halloween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對萬圣節不了解,學習課文就會有障礙。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看萬圣節的影像,配合神秘的音樂,創設了一個萬圣節的情景,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情景,同時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逐一學習單詞,a pumpkin,a mask,a vase … 通過場景出示,同學們能夠較快地把語音、語義與情景聯系起來了解每句話的含義,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拋開漢語,建立英語思維,記得牢,說得好。等學生掌握了基本句子之后,就可以請幾個學生來表演一個萬圣節的情景,既提高了興趣,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運用體態語,創設活動情景
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活動量大,在教學英語動作的單詞時,我就利用這一特點邊教邊做動作,讓學生也邊說邊跟著我做動作。如:jump,我就跳。run,我就跑。fly,我就作飛的動作。Dance,我就作跳舞的動作。他們學得輕松,我教得也輕松。等學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讓學生上臺表演各種動作,學生對這種活動最感興趣,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說起來,自覺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積極參與面可達100%,學生學得快,掌握得也快。另外,學習喜、怒、哀、樂等表情時,我就作一個表情教一個相應的單詞,如微笑——smile,哭——cry,悲傷——sad,笑——laugh等。等學生基本掌握后,我作表情,學生說相應的詞語,然后讓學生上臺表演。或者我說單詞,學生作相應的表情,前者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后者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活動中就能迅速地掌握所學知識。又如在教“monkey”時,教師左手反遮前額,眼珠上下轉動,四處張望,右手抓耳撓腮,這樣,一只小猴的形象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也可邊做動作邊說英語。鞏固練習時,可聽英語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用形態表現,也可以聽叫聲、看形象,用英語來猜動物的名稱。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人人都在參與、學習。學生在玩、說、學的情景教學中深深感到“英語真有趣”。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方法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而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小學英語教學應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使他們喜歡學、樂于學。而學習興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的效果,取決于他們能否獲得成就感。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