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林
隨著初中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初中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現象日益明顯,兩極分化現象漸趨嚴重。而且,后進生的人數隨著年級的升高及教材難度的上升呈上升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學英語教學需要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語言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由此,合作學習模式應運而生。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是指將一個班級分為幾個由若干個學生組成的小組,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學習任務,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成為整個小組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后將小組的活動成績與其他的小組進行對比,它倡導的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只有取得小組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
二、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
1.教學設計。好的教學效果必定來源于好的教學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根據不同的課型在準備教案時,分組活動的目的、形式、內容、時間、活動的工具材料、活動的要求等都需要精心考慮設計和策劃。這一切都必須在教案上有詳細的反映。這樣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分組活動才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獲得較好的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前提——科學分組。小組劃分的科學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語言學習能力、英語知識水平和語言技能等將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四人分前后兩排。每個小組成員不僅自己要學好課堂上教師教的內容,還有義務幫助同組的其他成員搞好學習。根據學習內容設定合作任務時,讓每個小組成員做到:明確學習任務;明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所承擔的角色;明確小組合作要達到的目標。
3.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角色。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角色,轉變教學理念,教師不是語言的輸出者,而是語言的引領者或者督導者。他們從主宰課堂的絕對權威變成組織和參與學生探討知識的一員;同時他們又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隨時對學生提供咨詢與幫助。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師,大量的單調的工作不是在教室里面完成的,而是在教室外面完成的。
4.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保證關鍵——評價機制(小組評價與反饋補救)。課堂小組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地對小組評價。在合作學習中要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的對象應以小組為單位,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合作小組的學習態度、能力、效果(測驗)等等。評價形式如學生自評、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
三、合作學習理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合作學習在英語聽寫教學中的應用。詞匯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攔路虎”,多年來,一直沿用領讀——默寫——講解的方式,效果不理想。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時需要做大量的聽寫練習,聽寫是訓練聽力和寫作技能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師讀、學生寫,也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自學單詞,由發音好的學生進行示范,不會讀的通過向其他小組或者是教師請教來解決,自學后可以讓小組集體朗讀單詞,同時糾正個別錯誤的發音。
2.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隨著教材難度的加深,《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學各階段英語閱讀技能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閱讀量也大幅度地增加。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師生難以完成教學內容。因此在處理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預習課文,找出課文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然后在小組之內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交流,一起解決預習出現的問題,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小組討論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內容:(1)對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想象力。(2)對課文段落、細節、佳句、體裁、寫作特點等進行討論,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和概括能力。(3)對課文難句、長句、某些詞語展開討論,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3.合作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口語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口語學習不同與書面學習,它更依賴集體行為,要求人與人之間用語言直接進行交流。僅僅靠課堂45分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談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對話能力無法實現質的提高。而分組合作中,可以不斷變換練習方式。
4.合作學習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英語課堂寫作教學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組討論——獨立寫作——伙伴編輯——教師點評”的程序進行。在寫作開始前,教師可以先就每單元的核心內容給出寫作話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共同討論,加深對題目的認識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見解,捕捉合適的觀點,然后根據討論結果,確定可寫的內容、寫作時態、文章結構等,小組成員每人根據選定的題目獨立進行實際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困難的話可求助于組員或老師。寫好后,每個組員依次評改同組其他成員的作文,并用紅筆劃出精彩的句、段,就錯句討論改錯,最后定稿。這樣做,每個學生都會為了自己和小組的榮譽認真地寫、主動地合作,既提高了每個成員的寫作能力和改錯能力,又增加了小組的凝聚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只有豐富的學習材料和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再加上老師與學生的有機結合才能夠打造有效的中學英語教育!相信在新課程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能走得更遠,我們的隊伍會更龐大,我們能將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日趨完善,讓初見端倪的新課程撐起素質教育的大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