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華
【摘要】閱讀是整張高考試卷的核心,因為整張試卷都需要通過閱讀才能完成。與此同時,閱讀理解題型也在高考試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閱讀的教學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一線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若干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問題對策
一、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1.太過于關注語言點,忽視了文章的整體性。在當前英語教學中,部分老師習慣把預習、讀課文、解決新單詞的任務作為留給學生的課外作業,而在上課的時候針對語言點和語法現象進行講解。這種做法最直接的后果是學生聽起來枯燥無味,因為他沒有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備課上課累,因為課下要精心準備大量精確的知識點講解,課上還要喋喋不休地灌輸給學生,以至于好多老師聲音嘶啞,身體孱弱。但如此付出并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還會用無聊來形容自己的英語課堂。如此景象,必需改觀。
2.太過于關注閱讀技巧,忽視了理解是閱讀的基礎。一部分浮躁功利的學生不認得多少單詞,卻想和踏實認真的同學得到同樣的分數,因而給老師提出講講怎么能夠在不認識單詞的情況下考高分的技巧。而一部分老師為了適應“學情”的要求,施展出渾身解數找技巧。不能說這樣的教學對于高考無效,但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卻是弊大于利,因為你只教會了他投機取巧的方法,并沒有告訴他理解全文才是答對題的基礎。而且縱觀高考試卷,總有那么一部分題是在必須理解文章的前提下才能答對。所以我們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才能談做題方法和技巧,不能本末倒置。
3.精度不夠精,泛讀不夠泛。對于高中生來說,課文應當是精讀,需要學生自己用心去朗讀和理解。而繁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學生只知埋頭做題,抬頭聽課,沒有精力和時間“浪費”在讀課文上。對于需要精讀的課本來說尚且如此,更不用提課下自己找材料進行泛讀了。但按照高考標準來說,學生高中階段需要閱讀30,000詞。如此差距,又怎能在高考中取勝?
4.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大部分初中生剛升入高中詞匯量偏小,課文讀不懂。若這時老師只關注知識,沒有注意到學生的情緒,就會導致對學生對這門課的厭倦而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另外有一部分“好學生”為了提高成績,一味做題,導致根本沒有興趣,這樣的努力太苦因而不容易持久。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做到樂學。
二、對策
1.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閱讀的機會。既然學生課下不能找出合適的時間來讀課文,那老師就要規劃好,利用早讀和上課時間來讀。誠然會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閱讀的習慣,這就要求廣大教師采用諸如上課找同學朗誦課文并對讀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的方法進行激勵。這樣一來解決了學生被動聽講的問題,同樣老師的嗓子也可以得到適度的休息。通過主動朗讀和被動聽講,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轉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2.強調理解的重要性,拒絕片面拆解文章,找關鍵詞。部分老師從高中入學起就講閱讀要先讀題再去文章中找關鍵詞從而得出答案。這種方法短時間看上去行之有效,卻會培養學生投機取巧的思維方式。所以入學伊始,要強調踏實學習,透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文章能夠完全理解卻做不對題,再去講所謂的做題技巧,目的是讓能力體現在試卷上。這才是行之有效的提高英語的方法。
3.分清各階段的主要目標,同時擴大閱讀量。學生剛入學詞匯量較小,這個階段可以選一些簡單一點的高考短文改錯、書面表達之類的文章讓學生有一個過渡。等學生詞匯量略有增長,可以提供難度稍微大一點的完形填空的文章來讀(并不是做題)。最后才是讀懂篇幅較長的課文。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問題,老師可以針對相關的句子或知識點進行講解。在此過程中,老師起到一個輔助和指導的作用。
到一定階段后,要給學生拓展閱讀的空間。教師每周可以找一些知識性趣味性兼顧的文章印發給學生,也可以推薦一些諸如心靈雞湯或小書蟲之類的讀物給學生。
4.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的培養在提高閱讀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環。要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首先閱讀材料的選材要恰當。太難的話讀起來舉步維艱,學生很容易放棄。太容易的話,學生讀完后沒有提高。所以根據學生不同的閱讀水平,指導他們選擇不同難度的材料。若某些材料偏難一些,可以多讀幾遍意思會更透徹。此外,不要為了做題而讀文章。因為帶有功利性的閱讀會讓人急不可耐,沒有心思去欣賞文章的美與閱讀的樂趣。所以,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題不想做的時候僅僅讀讀文章也是一種享受,同樣也提高閱讀能力。這樣他們就不會帶著壓迫感去讀,從而熱愛英語閱讀。通過一定時間的興趣閱讀,學生的詞匯量、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提高,考個理想的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參考文獻:
[1]溫月冰.高中英語閱讀常見問題與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09(3).
[2]喬菊艷.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軟件:教學.中國電子學會天津電子學會.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