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松
【摘要】近幾年,課改深入開展、對于英語課程的教學逐漸從死記硬背轉向向課堂要效益,那么,如何從詞匯、語法和學法上對孩子做出高效指導,切實提升課堂的有效性,是本文所要梳理與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 有效課堂 教學方法
什么是有效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有效不是看教師的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而是要著眼于學生有沒有切實的學到東西,即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隨著新課程教育的改革深入,關于構建有效課堂的呼聲漸高,作為一線教師,無疑于具備更多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反饋。下面我將就現在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和我自己對構建有效課堂的想法作一些分享。
一、英語教學現狀
現行的英語教材,雖然各省份都有自己的編制教材,但所涉及的內容繁多,課時卻有限。自從小學開設英語課后,比照發現,小學的英語教材與初中的英語教材在編寫內容上重復較多,以初中一年級的內容尤為明顯,這實際上是對學生、老師的資源浪費。課時又極有限。再有,近些年的英語教學不斷推出新的方法,大有繁花漸欲迷人眼的情勢,使得我們一線教師更是對如何構建課堂產生了選擇上的迷茫。
二、高效課堂的構建
1.宏觀著眼,駕馭全局。(1)奠定扎實的教學理論。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英語教學如是。一線教師常常反映出來的問題是教書多年,經驗豐富,卻難創新,突破無門。關鍵就在于缺乏以先進的教學理論作指導。那些集各派各家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書籍作為規律的總結與指導是教師必須要掌握的。英語作為一種非母語教學,教師必須要掌握一些理論基礎,并具有甄別和選擇的能力,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才能形成鮮明的指導思想和實現正確決策。(2)深刻領會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教師從事教學和對學生進行考核的基本依據。其中明確了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并在備課、上課等環節上給予了詳細的指導,教師只有深刻領會,自覺貫徹,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微觀入手,扎實推進。(1)充分備課,把握節奏。備課包括了備教材、備學生、備板書、備教具等。備課時,教師既要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又要明確這節課在整冊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英語技能為著眼點。課備的越充分,教學設計的越合理,教學效率就會越高。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學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這對教師整體把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既不能慢條斯理也不能連珠炮式,而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鑒于英語課的特點,教師在講練比例上應以1:2為好,即精講后的練習不低于課堂總用時的80%。這種面廣、量大、質高的練習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不僅僅是從內容入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在優化教學結構的同時,優化教學的手段與方法。教材的內容要有所取舍,編排順序要合理精當,然后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方式。比如課前的三分鐘演講、導入時的多媒體互助、重點環節的表演、英語歌曲的游戲編唱等等。總之,優化的教學內容配以優化的教學手段才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3)夯實基礎,把好兩關。英語學習的兩大敲門磚,一是語音、二是書寫。在進行語音訓練時,一開始就要給學生標準的讀音規則,讓學生在跟讀時,反復模仿,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發音和語調。在長詞長句的訓練中,要分節分段的訓練,以小聚大,對學生的語感形成大有益處。(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課堂上永遠的主人,他們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只有讓他們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因此,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日的教學中,還要善于鼓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非母語時的羞怯感與自卑感,樹立學習的信心。只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才能保證教學效率的穩步提高。(5)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現在的兒童在漢語啟蒙時,都是選擇一些經典進行誦讀,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唐詩三百首》等,意在接觸經典文化時培養規范的用語。其實,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對英語經典的學習也是幫助學生學生了解甚至熱愛英語的方式。在英語經典中,了解西方的風土人情、說話辦事的禮儀、節日假日的傳統等等都使接觸西方文化最便捷的方式。(6)重視課后反饋。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止于四十五分鐘的結束,課后的反饋信息更是要教師及時捕捉的。因為教師的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講授的程度是以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來設定的,這就容易造成差異的忽視。因此,要及時抓住學生的反饋,分析情況后采取不同的矯正措施,才能將高效課堂的構建跟進跟緊。
深入的課改實施以來,初中的英語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證、課堂上的環節相扣等等,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觀點與探索,甚至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影響。作為一線教師,既是教育的思索者更是教育的實踐者,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更是義不容辭,因此,我們也要在實際生活和教學中不斷地思考、探索和前進。
“講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誘導。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教學是學問也是藝術,只要功夫深,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有跡可循、有律可依的。
參考文獻:
[1]于勇.教學技能訓練(中學英語)[M].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5).
[2]包天仁.基礎英語教改論壇(初中教師卷·第三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11).
[3]張丹.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和諧課堂[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