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慶
摘 要:新課改環境下,化學教學理念與教育方式創新又有了新的方向,但是城鎮當中的化學教育實際情況與我國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區域化學素養能力培養更令人擔憂,如何轉變少數民族區域化學教育水平低下的情況,普遍提升少數民族區域中的學生化學素養與水平是關鍵。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實驗條件;教學觀念;時事熱點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化學在現代社會生活當中應用的程度與廣度都在加深,并成為現實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化學知識更是人類認知生命與改善生存、發展環境的重要武器。化學學科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當中不斷細化、豐富,出現了材料科學、生命科學以及環境科學等。化學學科作為一種關系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學科,努力提升少數民族區域學生的化學基本素養,有助于改善我們國家整體社會的發展環境,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少數民族區域化學素養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
1.少數民族地區的化學實驗條件有限
少數民族區域的化學教育投入相對較少,造成相關的儀器設備與藥品等購置能力有限。許多學校也是出于對學生的安全性考慮,并沒有開設一些實驗內容。但化學學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實驗,缺少作為化學學科重要支撐的實驗,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不能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少數民族區域的孩子在學習化學課程的過程中并沒有親身接觸過化學實驗。
2.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觀念落后陳舊,在進行化學課程講解中,片面追求學生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造成了學生在化學課程當中缺少動手能力與意識,進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知,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為此,轉變教師的這種落后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其他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地處粵西北,是廣東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經濟發展落后,教育水平也相對薄弱,有廣東的“西伯利亞”之稱。連山中學坐落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吉田鎮古縣坪,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清遠市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學校歷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四十七年李來章辦的“連山書院”,現代教育肇始于1931年創辦的連山中學,1982年更名為連山民族中學,2005年全縣進行高中教學資源整合,高中部搬遷至新校區,創建為連山高級中學,成為全縣唯一的普通高中。2007年7月評為清遠市一級學校,2012年1月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12年9月原連山縣廣德中學撤并到高級中學組成初中部,并于2014年9月正式更名為“連山中學”,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學校。學校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是少數民族區域化學教學當中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嚴重限制了學生化學素養的形成。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與水平較低,造成了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程度不足,另外,家庭因素也是學生化學素養提升當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
二、化學素養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
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關系應當是一種相互尊重、彼此形成有效溝通的良性循環。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基于怎樣的教學理念,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以及怎樣對學生進行指導,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與素質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1.走進學生內心,成為學生的朋友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教師與學生成為朋友的一個過程,教師應當正視這一過程的意義。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真正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被學生接納,才能夠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中學階段的學生對學科之所以能夠產生興趣,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學科教師的喜愛。學生很容易根據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轉變對學科的態度與看法。為此,教師應當注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師生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更加容易讓學生在內心中激起渴望學習的愿望。教師還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愉悅與輕松。
2.教學方法創新,引導學生興趣
學生在最初接觸化學學科的時候,本身對化學的了解程度不深,為此,教師應當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當中,解決實際生活當中發生的問題,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微型實驗的方式,應用現實生活當中常見性材料完成實驗。通過這些實驗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對自身的實際生活是有幫助的,化學學科也與現實生活實際相關,“生活處處有化學”。另外,采用微型實驗的方式,更加能夠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意識,激發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熱情。
3.關注時事熱點,聯系化學學科
教師應當在平時關注時事熱點話題,將熱點話題引入課堂中,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深刻認知,并讓學生了解化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教師在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形成化學素養的過程中,還應當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因為化學具有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應當盡可能避免學生發生化學事故。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地區對化學的重視程度相對較弱,教師在教授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應當結合這一具體情況,充分根據學生心理特征與知識結構特點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結合當前的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化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應當形成一種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與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月芳.農村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困難分析與教學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8(06):188.
[2]張芹英.農村中學化學教學改革淺探[J].考試周刊,2007(31):109.
[3]張琦.農村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差的原因與教學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9(08):282.
[4]臧麗坤,路麗英,李新學,等.提高化學素養,培養創新能力:淺議化學與社會課程建設[J].化工高等教育,2010(04):4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