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玉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詞匯,就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詞匯,就像建房子沒有沙子、水泥等原材料一樣,所以詞匯教學和詞匯學習對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
“英語單詞記不住,即便記住了過一會就忘了,好難啊!”這是經常聽到學生抱怨的一句話。作為老師,我們一次次的強調學生要去記單詞、背單詞,否則什么句子、段落、語法及練習等等都很難展開。我們在強調詞匯的重要性的同時,更應該去摸索、探究和總結一些有助于學生學習詞匯的方法,特別是如何記單詞的方法,也就是老師怎么教,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很積極地去記單詞。教師如何有效地進行單詞教學才能讓學生單詞記得快、記得牢、用得好呢?
對于英語基礎幾乎為零的廣大農村小學生來說,上了初中想學好英語是難上加難。他們在小學幾乎沒有開設英語課,連26個字母都不會讀,一切只能從頭開始,加上英漢之間差別很大,更增加了老師的教學難度。
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十多年了,不斷學習、探討和研究,在教學中也摸索了幾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一、音形結合法
1.針對七年級新生毫無基礎的狀況,筆者先從26個字母的教學開始,除了強調規范書寫之外,重點是讀音,結合音標一起教學。比如字母Aa/ei/,讓大家記住/ei/的讀音和符號。不但學會了字母Aa的書寫、讀音,也學會了音標/ei/。以此類推,循環教學,26個字母學完之后,音標也就學習了一大半。學生記讀字母難度不大,大家邊學邊玩,朗朗上口。還可以通過ABC Song讓大家記住26個字母的讀音。所以通過學習字母來記音標,結合字母教學、學音標。在掌握48個國際音標的基礎上,強調5個元音字母的發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讓學生有規律可循。讓學生逐步學會拼讀規則,應用音標去學習新單詞。比如,單詞day/dei/,通過引導學生ay發/ei/,而/ei/就是字母Aa的發音,同學們就輕而易舉地學會了day的讀音了。再給出say,lay,way,pay等等時,用不著老師示讀,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讀出來了,而且都讀得很準確,這不僅讓他們學到了知識,更讓他們找到了自信,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此外,讓學生應用已學的音標去學新的單詞;反過來,用已經掌握的字母或單詞來認識不懂的音標。比如記住了Ee|i:|,那學生就可以學拼me/mi:/,he /hi:/,she/?蘩i:/;反過來,若不知/ai/怎么讀,看到字母Ii,也就會了。這樣就可以把字母、音標和單詞貫穿起來,最終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讀準、記牢的一個方法。這樣,便成功地完成了26個字母及48個音標的教學,為詞匯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注意拼讀規則。在領悟了音標和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后,下一步就是要注意拼讀規則了。大多數的英語單詞是符合拼讀規則的,只要把單詞讀準了,根據讀音規則就可以把單詞拼讀出來。在詞匯教學中,要注意音形的統一和結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一定的形對應起來。比如讓學生把/ei/的詞face,play,they,eight,great等單詞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組合的形聯系起來,在聽的基礎上加強讀音規則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因為英語屬于拼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是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我們在詞匯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自己已掌握的音標讀單詞,總結歸納讀音規則。比如5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閉音節中發什么音。根據讀音規則,把單詞拼寫出來,這就解決了學生掌握英語單詞的關鍵——拼寫單詞。
二、習舊學新法
學生在學習舊詞的基礎上學新詞。
1.利用拼寫規則和聯想學新詞,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比如學了ear,那么hear,near,tear就很容易地掌握下來了。
2.在詞根的基礎上,加前綴或后綴,也是比較靈活的一種記憶方式。比如,否定前綴un-、dis-表示“不”的意思,看到dislike,unlike,discover就不難猜到其中文意思了。還有職業名詞是由動詞加er或or構成這個動作的執行者。像worker,actor,teacher,等。
3.合成詞。由兩個單獨的單詞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詞。比如classroom,讓學生明白基由class和room構成,這樣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歸納。
三、直觀法
利用實物教學動詞及詞組。
在教學中,筆者一般會充分利用我們身邊的實物去教學單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也鼓勵學生看到、聽到身邊的事物時盡可能地聯系英語,用所學的英語去說、去記。比如學習用品、水果、食物等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看到了就用英語說,用英語拼讀,以達到及時鞏固,又加深印象,效果還是不錯的。
四、詞匯鞏固法
詞匯教學成果的鞏固。
1.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會使用這些詞,只有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真正學會應用詞匯。同時,詞匯關鍵是記了還會忘,而且還忘得快,所以要經常復習。所以練習和復習是鞏固詞匯教學成果不容忽視的兩個環節。
對剛學過的詞匯應及時不斷重現,不斷加深學生對詞匯的進一步理解,并在運用中強化記憶,而不應等到已經遺忘后再來追憶或重新學習。對剛學過的材料應該及時多加復習,復習的本身就是重復。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復習的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逐漸加長。重復的次數越多,忘得越慢。這一點,筆者采取了每兩周一次的詞匯競賽的形式考查,從單詞和詞組英譯漢,漢譯英,單詞歸納,詞匯填寫正確形式等多種題型,讓學生明確記憶單詞的重要性,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競爭力,互相競爭。老師做到每個學生的試卷都必須改,并且確定成績和名次,對得獎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比如利用墻報的形式,把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得獎學生的名單公布上班級的“榮譽墻”,同時給予一定的獎品。這樣對激發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讓他們不斷復習,不斷鞏固,確實很有效。
2.加強重點句子的背誦和默寫。單獨的記憶單詞是不科學的,學生也感到枯燥無味,最好是詞不離句,讓學生從理解、記憶詞匯到鞏固和應用詞匯。比如Good morning!Welcome to China.Thank you!這七個單詞讓學生分開記憶的話,他們只能死記硬背。但是如果把他們用于句子中,讓學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和用法,再由老師帶讀幾遍,直到學生會讀,會背。這樣,學生記單詞不但記得牢,而且還不容易忘,同時還學到了句子,對以后的書面表達及聽力的培養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為進一步的聽說讀寫積累了資本,從而讓學習英語的整體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經常要求學生在一個話題結束后,在單詞聽寫完后,給學生準備一些重點句子,讓他們去背誦及默寫,并及時抽查。這樣不斷地復習和鞏固,久而久之,我們的教學成果就出來了。
3.加大閱讀量,學會從英語語境中鞏固詞匯。單詞必須經過多次重現,才能記得快、記得牢。閱讀是最有效的語言輸入途徑之一。通過閱讀,不斷重現所學單詞,并通過上下文推測具體詞匯的具體意思。學生通過閱讀能在具體的語篇環境中接觸更多的詞匯,增大輸入量,重新與學過的詞匯見面,再一次加深記憶,同時,這也是對詞匯的一種運用過程。新課程倡導培養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借助語境推測掌握詞的真正含義。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們要在遵循認知規律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不斷探索詞匯教學策略,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切合實際的可行的詞匯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嚴彩紅.淺談農村初中英語詞匯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1(2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