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斌
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
目前,我們的教育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累,但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課堂教學是低效或是無效的。其實,有效教學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在平時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標,它可以使我們事半功倍,現就開展有效教學這一問題做一初探。
一、確立教學目標,激發創新思維
依據學生的發展狀況,使目標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學目標的達成要適合學生的需求,使學生處于最佳興奮點。知識目標強調理解,能力目標強調運用,教學也就有了明確定位,學生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有效備課的關鍵是以設計教學活動為核心,解決教學問題為重點。有效備課要拋開無謂問題,講授理解問題,引導探究問題,抓住核心問題,解決主要問題,把問題解決融合于課堂活動與學習思考之中。
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滲透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及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問題設計具有啟迪思維的趣味性,創新思維的挑戰性,因材施教的啟發性、層次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積極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也深深感到問題因思考而有價值,問題因生成而有意義。
二、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習情感
創設情境,主要是活躍思維、集中注意力、激發興趣、補充背景知識、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其實,新教材本身就是創設情境很好的資源。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課本主題圖的作用,鼓勵學生猜一猜、想一想、拼一拼,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在教學“三角形中位線”一節時,教材創設了以下問題情境:
1.你能將任意一個三角形分成四個全等的三角
形嗎?
2.小明是這樣想的:連接每兩邊的中點,看上去就得到了四個全等的三角形,他的方法對嗎?
3.從小明的上述做法中,你能猜出三角形的中位線與第三邊有怎樣的關系嗎?能證明你的猜想嗎?
以上問題中,如果說第一個問題情景能點燃思維的火花,那么第三個問題則是最耀眼的景觀。第一個問題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很有趣,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探究的欲望。第二個問題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想法,能引起學生猜想和質疑,學生紛紛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說理。這些問題不僅揭示了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密切的聯系,同時讓師生共同感受了數學的理、數學的趣、數學的奇。
同時,教師要堅持寫反思尤為重要,特別是課后要立即寫。通過撰寫教學反思,積累實踐經驗,提高教學悟性,使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