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華
摘 要: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還存在著“高科技,低層次”的誤區,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真正懂得多媒體技術,把著眼點放在結合多媒體手段提高授課能力上,真正發揮“高科技”的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實效。
關鍵詞:多媒體;創新;優化教學
一、要充分認清多媒體的作用,走出對多媒體認識上的誤區
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進入課堂教學,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了全新的境界。目前,有些教師對這一新生事物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有的教師感到多媒體技術復雜,課件制作困難,教師不易掌握,實際操作過程中不熟練,不如傳統教學手段用得得心應手。有時候為了上一堂公開課,教師費盡心機苦戰多日,方才制作出一個課件,而在平時教學中則敬而遠之,因此出現了多媒體在公開課現形、日常課匿跡的現象。應當看到,多媒體可以提供形象、直觀、生動的視覺畫面和聽覺刺激,讓大量多樣化的信息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創設特定的情景,激發學習興趣,補充豐富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效,是當今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觀念,努力學習,積極主動地在教學實踐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迅速有效地普及多媒體教學,才能有效地推動現代化教育改革的進程。
二、要擺正師生與多媒體的關系,走出以“機”為中心的誤區
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有時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有的教師為了教學方便,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步驟和程序,按固定順序將課件播放下去。這樣容易產生課堂教學以電腦為中心,既限制了教師的思維,不利于教師靈活處理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又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預設的問題上,不能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要避免這種現象,教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必須著眼于學生,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件結構上,可采取模塊化處理,將課件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庫,使課件流向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調度。
三、要提倡“土”“洋”結合,走出一用就靈的誤區
有的教師在嘗到多媒體的甜頭以后,便認為多媒體一用就靈,從而忽視了其他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況千差萬別,如果不從實際出發,實行“一刀切”,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單純地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授課,勢必帶有盲目性,難免產生負效應。多媒體教學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并不代表備課質量,也不代表講課水平。只有立足實際,靈活施教,才是講好課的訣竅。因此,多媒體教學要走出低層次使用誤區,避免盲目性和簡單化,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土”“洋”結合,努力提高教學實效,只有適時適度選擇,才能用得恰到好處。
四、要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走出“兩張皮”的誤區
由于受客觀條件和個人素質等因素的制約,有的教師在講課中處理不好與多媒體的關系,要么先畫面后講解,要么只顧講忘了換,造成講解內容與多媒體畫面的不同步,人機“兩張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課變成“看電影”,教師成為“解說員”。把教材、教案、圖片簡單地“搬”到電腦上,重形式而輕內容,使多媒體課件看上去像一塊塊美觀漂亮卻內容貧乏的黑板報。多媒體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選擇什么樣的多媒體,產生的教學效果往往不一樣。要使多媒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要充分掌握各種媒體在教學中的最佳作
用點。
五、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質,走出依賴多媒體的心理誤區
有的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多方求援,有的在實施課堂教學中還得請技術人員“保駕”。其中緣由何在?一位教師談道,教師對多媒體的兩個心理誤區是造成教學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對多媒體的推崇心理。許多人把多媒體看做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法寶”,因此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而忽略了結合多媒體授課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取巧心理。有的教師認為有了多媒體相助,備課就可以省力些,資料查找、調動使用方便,結果是所調資料只輸入了電腦,而沒有輸入人腦,講課便不能駕輕就熟。因此,教師必須真正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人與機的結合上做文章,把著眼點放在結合多媒體手段提高授課能力上。由此看來,增強教師的科技素質才是提高多媒體教學水平的
關鍵。
總之,多媒體用于教學,是在改革中起步,在實踐中深化,在發展中提高的,只有觀念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業務培訓到位,應用研究到位,不斷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實效。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