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巨彪
摘 要:透過當前初中黑白木刻版畫教學的現狀,對初中黑白木刻版畫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木刻版畫的樂趣、展示版畫學習的成果進行了分析,以高效落實新課標,實現對傳統黑白木刻版畫的傳承。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育;黑白木刻版畫;文化傳承
我國是世界上制作版畫最早的國家,它以多種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如,我國漢代精巧的圖形肖形印、唐《金剛經》插圖、明代藝術家陳洪綬的系列插圖作品、“四大木版年畫”等,無不展示著中國版畫的興盛。版畫作為美術課程的一個重要分類,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傳承。
當前各國對中小學版畫的教育都十分重視,如日本、俄羅斯、保加利亞、德、英、法、加等國家的兒童版畫教育都很有特點。可是,目前國內由于各地初中美術學科邊緣化,版畫受到材料和紙張的限制等原因,往往不被重視。不少教師苦于材料問題和教室設備問題,同時認為課前準備量大,學生帶不齊工具材料,收拾教室更煩人,于是只欣賞不實踐,或干脆放棄此課。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了解版畫,甚至從未聽說過。即便部分初中教師克服困難開過一、兩課時版畫課,學生有興趣,但作業效果也很一般。然而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來自于學生對藝術的日積月累、耳濡目染和逐步提升,在實踐中的具體實施還要靠教師因勢利導,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一、激發學習版畫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入初中后,學生隨著知識、經驗、技能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同程度地產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這正是他們學習木刻版畫的有利時機。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對版畫的學習興趣。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同一張版可以印刷出兩張以上相同的作品,這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另外,顏色的選擇、不同紙張所反映的印刷效果以及印刷方法的多樣,也可以讓學生對作品的呈現懷有一份期待。
教師領學生回顧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過的紙版畫、吹塑紙版畫制作過程,以及可以利用多種不同方法表現紙版畫、吹塑紙版畫制作的多種版畫效果展示。教師通過圖片進行色彩強烈的油畫點彩效果的表現,生動活潑的色彩漸變水彩畫效果的表現,木刻版畫效果的表現,壁畫、巖畫效果的表現,色彩斑斕的彩色水彩效果表現,可以讓學生沉醉版畫的世界,現場演示,更能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接著讓學生了解木刻版畫的獨特風味,刀味、木味與印痕肌理及色彩的精妙,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蓮年有魚”“五谷豐登”“福祿壽”“年年如意”“門神”等傳統年畫的傳承魅力讓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當教師告訴學生目前中小學普遍對木刻版畫缺乏系統教學,甚至都不上這節課時,學生對藝術傳承的使命感也會油然而生。
二、體驗學習木刻版畫的樂趣
對原始藝術起源理論“游戲說”,我個人比較認同。孩子們天性就喜歡做游戲,把版畫的制作從行為學上定位于游戲,它集手工和繪畫為一體,在開拓思維、培養創造力的同時,具有豐富的實踐性,學生在制作中不僅需要思考材料對繪畫的影響,更要親自動手實踐,這對于學生動手動腦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他課業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版畫將畫、刻、印融為一體,且“刻”和“印”上升為創作的主要手段,有效地體現版畫所特有的韻味和魅力。這是用其他工具和材料無法實現的,它拓印出的每一幅作品當然都應該是原作了,所以刀法和拓印是學習木刻版畫的重點。學生的木刻版畫技法不要以成人的版畫技法來要求,掌握大的黑白關系即可,刀法可以在認識基本行刀的基礎之上,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放手讓學生創意,想象、創意才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學習木刻版畫的刀法組織固然不可忽視,但更重要的是執刀的方法,他們一旦執刀正確,安全問題就不會擔心了。
激發學生觸摸的欲望,邊刻邊用手指去觸摸版上的刻痕,感受刻痕深、淺、粗、細、長、短的變化,這是在平面紙張上作畫無法體會到的感覺,這些凹凸不平、參差不齊、長短不一的刻痕造就了美妙絕倫的效果。體驗不同的刻刀和技法,通過刻、切、鏟、鑿、劃等手段來表現形象。根據畫面布局展示作品局部的刀法效果,引發學生對不同刀法的關注,再讓學生自己嘗試利用不同刀具練習各種木刻線條,總結不同形狀、長短、粗細的線條刻制感受和技巧,讓學生對自己作品的效果暢談對黑白處理的具體感受,強調學生在動手制作實驗中不斷加深對木刻版畫藝術的認識與體驗。
版畫傳統中常說的“三分刻,七分印”,說明了拓印的重要性。在印刷環節中學生一般表現熱烈,躍躍欲試,說得再多不如讓學生盡情體驗,在失敗中積累經驗,讓學生在成功后上臺暢所欲言,發表成功的秘訣。教師不要為課時原因草草收場,出來幾張好的作業就結束,其實很多學生還意猶未盡,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木刻版畫不但讓學生體驗到視覺、觸覺的與眾不同,還讓學生體驗到油墨對嗅覺的異乎尋常的感受,美術課就是這樣的別具一格。
三、展示版畫學習的成果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有時聽不同美術教師上課,我們會意外發現,盡管他們課業內容、授課方式不同,有一個環節卻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作業的展示形式,他們都將學生的作業貼在黑板上進行點評。作業展示的方式可以有很多選擇,如把學生的作業用幻燈投出來,放大作業讓細節更精彩。也可以設計幾個主題模塊,將學生的作品貼到上面去,讓作業更美觀。課堂內優秀作業的傳閱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避免了沒有幻燈機的尷尬和黑板、展板距離遠的問題。
通過美術作業展評活動,可以及時地反饋各項信息,不斷改進教學,為學生提供參與、協作、探討、交流、發展的機會,提供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與肯定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參與、體驗美術創作的過程,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除了課堂展示外,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首先,可以布置優秀作品展覽;其次,可以利用學校墻面和班級墻面進行展覽,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成為學生展示特長的舞臺;再次,可以利用學校網站對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發布,讓每位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同時又對學校的藝術教育進行必要宣傳,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美術教師要克服一切困難,積極開展木刻版畫教學,激發學生對木刻版畫的興趣,讓學生盡情體驗木刻版畫的樂趣,在展示木刻版畫成果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進一步創作的熱情,更好地對祖國傳統文化加以傳承。
參考文獻:
崔國伶.目的與手段:黑白木刻版畫創作教學的方法[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