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麗
初中英語教育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聽力教學應在英語教育中占據主要地位,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就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選擇難易適度的聽力材料
聽力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著聽力訓練的效果。聽力材料的選擇要與班級大多數學生聽力水平相符合:材料如果過于簡單,就達不到提高的目的;如果材料過難,會使很多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遇到巨大的困難,甚至喪失學好英語的信心。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聽力情況及時調整聽力材料的難易程度。每次訓練結束后,我都要根據學生所反饋的情況對材料的長度、生詞密度以及錄音的速度進行反思和調整。再者,聽力材料最好選擇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讓學生感受英語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對擴大知識面和快速提高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適時滲透英美國家文化知識
中西文化差異也是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聽力教學滲透英語國家文化知識也是非常必要的。初中階段對學生主要進行西方社會風俗和文明禮儀滲透,同時教師也要對聽力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適當的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提升聽力理解能力。
三、精聽與泛聽要相互結合
初中階段,大多數學生基本適應了聽力課堂,對聽力需求有所增長。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的練習。所謂的精聽,就是在學生把錄音內容從頭到尾聽一遍后,再反復重聽沒有理解的地方。若有的地方實在聽不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甚至允許學生查閱詞典。弄懂之后又讓學生從頭至尾細聽,直到可以聽懂全部內容為止。通過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聽力訓練,班上大多數學生辨音和聽力理解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把評價機制引入英語聽力教學中
成功的聽力教學離不開適時的課堂評價。教師必須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做出即時的評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可以有效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根據老師的評價可以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學習就有了目標,競爭意識和自我提高意識就會增強,學習效率必然大幅度提升。教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并根據課堂反饋的信息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相長的聽力課堂才有活力,才有新的突破。
語言是交流工具,聽是語言學習和實現交際的必要手段,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必須克服各種困難,不斷改進聽力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提高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