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君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乒乓球大國,乒乓球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高,各縣市、學校間經常舉行乒乓球比賽,針對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問題及心理訓練問題,對校內初中生乒乓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的問題進行探究。
影響乒乓球心理素質的因素有很多,綜合看來可以分為兩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主觀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的掌握、對待訓練的態度、運動員智力水平等幾個方面。客觀方面有:訓練的環境、訓練的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同時在比賽過程中,相關的器材、時間、觀眾、場地等也都會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由于運動員處于青少年期,心理沒有完全成熟,對于獨特的、多樣的、新穎的訓練較為感興趣,同時也容易因此分心。由于乒乓球在訓練方法上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常規性,運動員在心理上不能接受或錯誤理解,認為其為單純、機械性的訓練,從而在出現錯誤后不知所措。教練教師在幫助運動員訓練過程中也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操之過急,導致運動員心理緊張、害怕,失去自信力,以致失去興趣。
一、比賽中的表現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緊張焦慮
由于缺乏比賽經驗,對比賽不能正確認識,對于實力相差較大或身材強健的運動員,會產生過度緊張焦慮的情況,以致出現恐懼心理,由此出現比賽抑制現象,出現軀體化情況。
2.興奮過度
運動員賽前過度興奮,興奮點提前,消耗了不少能量,表現為食欲不振、失眠、血壓升高等情況。因自我感覺信心十足,體力充沛,但是由于力道過猛,失去技術支持,反而很難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3比賽過程中心理控制不穩
在比賽中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比分遙遙領先,就盲目沾沾自喜,過高地評價自己,不能按賽前預想的打完比賽,第二種是比分被拉的較大,這種失去信心,表現出面對困難時的消極畏懼的心理。
二、提高心理訓練的途徑
1.信心鼓勵,技術支持
一方面,多給運動員一些鼓勵和幫助,給他們樹立一種自信和肯定,培養他們對乒乓球運動的基本信心,同時多進行技術上的幫助,從實戰方面提高運動員的表現力和心理基本個性。
2.提高認識,激發自我感受力
提高運動員對心理訓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多講解一些輝煌的歷史和難忘的教訓,這是對運動員進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教材,這樣的素材可以激發運動員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爭取做到為集體的榮譽而戰,發揚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
3.調節情緒,場上取勝
如果在比賽中出現了比賽分數相差懸殊的情況,為了避免出現的不利情況使學生產生緊張情緒,可讓運動員通過深呼吸、調節運動節奏、放松肌肉等方式達到緩解的目的。或利用改變任務的方法,使運動員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任務上,來分散和轉移運動員的緊張情緒,從而使比賽順利完成。
通過對初中乒乓球心理訓練的研究,我們發現,心理訓練是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施加影響,使運動員學會自我調節的各種方法,從而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