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學生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驚訝慨嘆之余,多少有些無奈:閱讀分析似乎就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死穴。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關于語文的另一個比方:語文是“豆腐課”,使勁一抓就爛,而拎又拎不起,簡直是無從下手。其實,作為母語教學的一門課程,也還是有關鍵的抓手的,下面我就談談對解決閱讀分析難的看法。
一、反復讀,感知文段信息
下面是某報上的一則藥品廣告,根據文后要求,用規定符號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分)
換用號:■ 增補號:■刪除號:■
①由中國醫科院、北京聯合中醫藥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單位,經八年臨床病例跟蹤治療,研發出新一代綠色國藥——“清心安神”顆粒。②該藥優質、安全,對頑固性失眠、憂郁癥、神經官能癥等各種精神疾病取得了100%的療效,特別是對長期服西藥產生藥物依賴的患者,可擺脫藥物的依賴,醫學界人士把此藥譽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星,是目前居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藥物,患者服用2至3個療程即可基本恢復。
要求:(1)句①有語病,須刪去一個字。
(2)句②在標點和表達上有多處錯誤,請各選一處加以修改。
面對這樣一道語段修改題,有一位平時成績不錯的學生竟然沒能得分,于是我讓他站一邊讀了幾遍,然后問他怎么改,他說會改了,果真一會兒功夫,他就把幾處需要改的地方改好了,原來他做這道題時,貪快了點,沒來得及細看,就匆匆寫下了答案。
由此可見,學生在做閱讀分析題時,首先應對文章進行充分的閱讀,感知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先從整體上感知全文的內容,做到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然后再去看問題。絕不能心浮氣躁,急于去看文段后面的問題,看完問題后又急于尋找文章中的答案,進而造成看文章時往往是蜻蜓點水,感知到的信息也是一鱗半爪,當然根本做不到整體感知,充分把握文章中的信息,深刻理解文段的內容,答案也就出現各種稀奇古怪的錯誤。
因此,反復細讀語段,充分感知信息,就像數學中做應用題時充分把握已知條件一樣,是解題的首要環節。
二、細心揣摩文后題目,認真審清題干要求
記得有一道漫畫題是這樣的:
這是一幅題為“升級”的漫畫,請仔細觀察,并簡要說說你的發現及給你的啟示。
結果有很多學生粗略地一看,想當然地以為“窺一斑而見全豹”——只要答一點,而不是把“發現”“啟示”分成兩個小問題來回答,當然就白白地失分——至少扣了一半分了。其實“發現”就是從漫畫的內容角度入手,可答為:現在的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重,所戴眼鏡的度數越來越深,隨著學歷的增高,視力越來越差。“啟示”就是從預防的角度入手,可答為:(1)從我做起,科學用眼,加強鍛煉,保護視力,以健康的體質學習科學文化知識。(2)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合理科學調控,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身心和知識協調發展。
所以,我平時要求做事毛躁的學生,題干應當比其他同學多讀幾遍,在切實理解題干的情況下再去答題,這樣做其實并不浪費時間。
有的學生認為快一點答題,即使有錯,等做完后檢查一下不就萬事大吉了。
事實上,在檢查的時候,你想把錯誤找出來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在思維定式的影響下,你會把錯誤的回答越看越順眼,進而找不出半點差錯。除非你改變考慮問題的思路,才有可能找出問題之所在,而這時你修改答案花去的時間要比開始多讀幾遍題目所用的時間多得多。
所以審清題干意思是正確解題的有效途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答題規范,做到表述準確嚴謹
例如《天堂的燈》: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陽市淺井頭中學特別批準:允許初一(2)班的女生胡艷艷來校上半天課。這是已經停學三年、患再生性貧血停治三個月、奄奄一息的胡艷艷最大的幸福了。……極限了。
2006年7月7日,艷艷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燈留給了大家。(選自《雜文報》)
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2分)
這樣的記敘文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一般要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人物、事件這兩個要素是必須具備的。
又如,說明文中的打比方這是一種說明方法,類似的語句到了記敘文中則被稱為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到了議論文中則是喻證這種論證方法,這些常規的用語一定要準確無誤。
在分析題中,盡量分點回答,力避答題毫無條理,胡亂湊合,以適應踩點得分的批閱方法。
對答案的修改一律用統一的修改符號,絕不亂涂亂抹,畫“黑圈”或亂“拉線”。
綜上所述,要想解決閱讀分析這一難題,平時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持之以恒。
參考文獻:
[1]華銘.2011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J].課外語文,2011(06).
[2]羅國行.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0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