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摘 要:冰心老人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沒有愛就沒有世界。”所以,對后進生這個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濃濃的師愛灑向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善待每一個后進生,才能使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要實現這個教學要求,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關鍵詞:教育工作;正確認識;轉化措施
一、正確認識后進生
后進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學習上表現比較落后或缺點較多的學生,是相對于“先進生”而提出的一個概念。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因家庭環境和學生個體各方面存在的差異,學生的發展必然帶有不平衡性,不管是什么樣的學校都會有后進生的存在,這是客觀事實。雖然每個生命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的差異,但沒有誰是天生的后進生,他們只是在學習成績或思想品質中某一方面或幾方面暫時落后而已,所以,我們不要把這種暫時性視為恒久性,而要積極尋求方法策略,進行循循善誘的啟發和引導,從而使后進生走出迷茫,走向成功,正所謂“用生命改變生命”!
二、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一部分學生后進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既可能是孩子自身,也可能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等等,認真地探究后進生的成因,便于教師把準病脈,對癥下藥。
1.自身因素
絕大多數后進生學習習慣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較差,學習無興趣,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質差,情緒不穩定,極易產生抵觸心理,仇視他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無信任和真善美可言,出現報復行為和攻擊行為,久而久之淪為后進生。
2.家庭因素
良好的家庭氛圍、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及順暢的溝通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反之,破碎的家庭、對財富地位的迷戀追求、冷漠的情感、過分溺愛等不當的教育方式,都會導致孩子淪為后進生。不少統計表明,青少年犯罪大多來自一個破裂的家庭,或者跟隨著染上惡習的父母,或者是被父母遺棄,這充分說明了家庭因素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
3.學校因素
有人認為,學生形成后進生主要是他們自身的原因,但學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誤、班級與學校的管理不當,也是后進生產生的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優等生備受寵愛,而后進生則多受到冷落,較少得到老師的關愛與賞識,他們因此喪失學習熱情與信心,最后淪為后進生。
4.社會因素
不良的社會風氣同樣侵蝕著后進生的心靈,不良信息技術、電影、網絡、錄像、游戲機等,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猛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致使他們淪為后進生。
三、后進生轉化措施
一個后進生對班級而言,可能只是幾十分之一,但對于家庭而言,他卻是百分之百,是全家人的期望,作為教育工作者,決不能歧視后進生,要平等地對待他們。那么,應該如何開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
1.用濃濃的師愛來溫暖后進生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同情心和由衷的關懷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我們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使他們內心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點燃學生積極上進的火花。
2.善于發現“閃光點”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他們犯錯誤時,應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下批評,以維護他們的“面子”,這將對提高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和成績起到很大的作用。
3.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良好的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內驅力的環境氛圍;要對后進生以表揚為主,抓住點滴進步,對他們進行表揚;要設計適宜的課堂練習,使后進生在課堂上能輕松地完成練習,使他們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
4.持之以恒,反復教育
他們學習具有不穩定性,所以要持之以恒、反復地進行教育,不放棄。
5.樹立信心,耐心輔導
教師要下工夫并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來輔導和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后進生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既需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讓他們對學習重新樹起信心。
6.家庭教育,協同我們來轉化后進生
要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積極做好后進生家長的工作,取得家長的配合和幫助,這樣,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復雜艱難而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思想,多給后進生一些愛心,用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用愛的雨露滋潤他們的成長,那么,今天的后進生一定會成為我們明天的驕傲!
參考文獻:
申小飛.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教師,2010(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