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


科學人文教育是新世紀新教育的價值觀,有科學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價值的人文教育;有人文精神的科學教育,才是有價值的科學教育??茖W教育與人文教育,兩者緊密相關,在新世紀應相互滲透,走向整合。數學教學,使學生理解知識僅僅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我覺得加強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變式其實就是創新。實施變式訓練應抓住思維訓練這條主線,恰當地變更問題情境或改變思維角度,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多問、多思、多用等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深刻性。因此,合理地設置相關變式訓練實例,巧妙地解決數學教學中一些生成性的問題,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滲透的科學人文素養教育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每一個學生為本。這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需要全體教師加以落實的要求?!耙匀藶楸尽边€需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數學課程標準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庇纱丝梢?,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三、數學變式訓練研究總結
數學課堂的變式訓練策略試圖在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行為習慣和教學效果上力求突破,通過較多的動手實踐和交流探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通過設計的變式題,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意識,也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循循善誘,使學生跟著一起動腦、動手,且讓學生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課堂氣氛,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提高其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思維,并且讓學生去總結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讓數學教學不再空洞乏味。
因此,以下兩點是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到的地方:
首先,課前精心的預設是課堂精彩生成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于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視預設。
其次,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再精心的課前預設也無法預知全部的課堂生成。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靈活應對,將科學人文主義情操陶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不僅可以起到培養學生興趣的作用,還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