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紅


一、案例背景介紹
2015年3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南京市文樞初級中學組織開展的南京市優秀數學教研組現場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考核活動是各校數學組現場觀摩一節數學活動課《拼圖——公式》,通過各校數學組對本節活動課進行研討并提出修改建議、學科組教研組長集中匯報研討成果、專家組提問答辯三個環節進行。
二、案例過程分析
(一)課堂實錄與點評
首先,按照我校數學組前期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安排,此次活動中各位參與的教師積極地進行分工、通力協作,細心認真地記載數學活動課的各項數據。20分鐘的討論交流緊張而有序,提煉出本節課課堂教學亮點、不足,并最終形成了文稿。
(二)建構活動討論與再設計
通過數學組長的精心組織,我校數學組在分組研討中大家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作為組員的孔小軍校長整合大家的想法,提出了具有獨特創新意識的本節課建構活動修改建議。
設計理念:無意識的拼圖—教師引導下的有意識的拼圖—學生有技巧有意識的拼圖—畫圖形因式分解—研究系數特點(初步感受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1.動手摸索
活動材料:若干塊如下圖所示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硬紙片。
問題:選取適當的卡片,拼成一個長為(a+2b)寬為(a+b)的長方形。(要求每兩個圖片之間既無縫隙,也不重疊。)
學生活動:學生拼圖、展示。寫出圖中隱藏的等式。
設計意圖:學生體會到拼圖既可以進行整式計算又可以進行因式分解,整式運算不用拼圖也能計算,不熟悉的多項式用已有的知識不能進行因式分解,但我們可借助拼圖進行分解。
2.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拼圖方法,分析二次三項式的結構特點以及它們的幾何意義,學生初步感受到不同紙片的選擇數量與系數之間的關系。
3.拼圖比賽
任意選取若干塊上述所給紙片,比一比誰能較快拼成一個長方形,使它的面積為a2+4ab+3b2,并寫出相應等式。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是否能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選擇卡片進行拼圖,并能結合圖形寫出等式等。
(三)答辯后的再討論與再思考
答辯結束后在回家的路上,繼續討論著評委提出的圍繞問題,什么是數學概念?本節課的概念教學是什么?
三、案例反思
反思本次活動的過程,我覺得教師對一節課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教師的認識高度和教學理念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是否準確。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