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21世紀已經到來,這將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紀,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世紀。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已成為新時代的教育目標。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币朐谛录夹g革命的嚴峻挑戰面前和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培養大批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的人才。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表現在教學上,必須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主,注重對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改變教學方式。作為思品教師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重視:
一、轉變陳舊教學思想,樹立新型教學觀念
創新教學首先是教學觀念的創新,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應試教育觀念,努力樹立與創新教育相適應的學生主體觀、超前教育觀、創新教學觀、創新思維觀、創新人才觀。在教學目標上,要突出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創造。允許學生差異存在,不“一刀切”,使學生的創造個性得到充分發揮。
二、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
學習興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思維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富有創新意識,設計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中設疑,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中,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注意運用指導法教學,以促使學生高效、系統地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創造性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有幾種方法可以在教育教學中運用:
1.內容不完全教學法
這種方法就是教師不做全面系統的講解,只是給學生提供線索和信息,讓學生學會摸索著推測可能出現的結論。
2.發現式教學法
所謂發現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新知識、新問題,并回答他們自己的疑問,以掌握知識進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有問題才能促使人勤于思考,有創造力。對于學生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解答,最好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去討論,在辯論中尋求正確答案。對于比較有普遍性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全班學生來解答,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允許爭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不同見解的爭論會使學生受到啟發,從而使學生參與到積極思考中,教師做最終的總結,得出正確結論。
3.聯想式教學法
聯想思維是指人們在感知的基礎上想起其他相關的人、事物、概念的心理活動。通過聯想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靈活性等品質,以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聯想思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記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分析理解理論知識,鍛煉他們的理解能力。通過這種逐層聯想推理,既幫助學生消化領悟了理論知識,又鍛煉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4.情境表演法
所謂表演法,就是創編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相聲、小話劇、小品等,在引出新課前,讓學生去說、去演。學生被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所啟示,既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又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自然輕松地進入新課,有效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導入新課,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上課覺得輕松愉快,老師也不必大費口舌。
綜上所述,面對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思品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特征。教師要敢打破常規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分析、探索,把創新教學有機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