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琨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21世紀行業之間迎來了越發激烈的競爭。為了更好的符合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自身的領域內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和發展,電視媒體業亦是如此。雖然從總的水平來看電視媒體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但是伴隨著現代互聯網信息化建設的升級,電視媒體業也遭遇了嚴峻挑戰。如何在提高電視媒體的競爭力的同時,發揮電視媒體信息傳遞的獨特優勢,已經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關鍵詞 電視新聞;采編;思考;創新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9-0001-02
隨著信息傳播介質的不斷擴大,人們接受信息的來源也越來越廣泛。傳統的電視媒體行業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為了更好的發展電視新聞業,更為了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電視新聞業正致力于將信息朝著便捷、實時和互動的模式不斷發展,倡導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不斷開發采編工作人員的創造性思維的同時,全面提升電視新聞的有效市場競爭,以便將電視新聞業推向一個可以長久發展的新道路。
1 當前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新聞選擇的低俗化
誰都無法否認互聯網事業的興旺發達為新聞傳播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利與弊往往是共存的,廣闊的發展空間意味著更嚴重的挑戰。信息的傳播發布越來越迅速,瀏覽互動的自由性更是導致了各種低俗化的肆意傳播,這種類似于“病態”的媒體文化用噱頭吸足了人們的要求,并且以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試圖席卷新聞業。新聞傳播的正面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不斷遭受挑戰:色情、暴力、低俗、虛假新聞泛濫,媒體從業人員為了單純的“實效性”連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都一并摒棄了,職業道德的扭曲更是讓媒體從業人員把廣告營利經濟利潤等直接和自身利益掛鉤的因素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使新聞逐漸喪失了其本該具備的價值與意義。
1.2 新聞的公信力逐漸缺失
新聞代表的本該是國家政策方針和民生相關問題的解讀和推廣,然而近些年來隨著新聞媒體不斷朝著商業化發展,虛假新聞的大肆傳播,新聞工作人員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采取了主動迎合較為眾多的低端群眾的低俗文化需要手段,致使新聞對以上相關的缺失更為嚴重,新聞的娛樂化日益突出,新聞資源實效缺失性,觀眾審美疲勞,從而使得媒體的公信力越來越小。人們對新聞越來越缺乏信任感,必然導致電視新聞媒體業的
衰敗。
2 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并不如人們所認為是對新聞素材進行簡單的搜集加工,而是需要通過對價值新聞進行篩選,并以合理的表達方式傳播,繼而對輿論產生正確的導向作用。在采編工作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是對新聞資源進行合理分析,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其次就是對確保真實后的新聞資源進行精撿。可以說,新聞采編工作是新聞傳播的基礎,采編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和工作態度方法都對新聞產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發展新聞業要從革新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錯誤觀念與錯誤態度開始,重視采編工作,凈化新聞傳播行業。
3 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思路
3.1 電視新聞采訪的創新
新聞采訪的過程也是采編人員自我歷練和自我成長的過程,采編人員首先要樹立端正的自身價值觀,才能結合生活閱歷,對新聞資源進行有效的分析,并通過現象看清事件的本質。要對資源進行相應的考究,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不能對未加證實的資源妄加引用,更不能對不確定的信息大肆宣傳以訛傳訛。時刻謹記新聞的立足根本是客觀真實,而不是一味追求低端群體投放獲得的利益最大化。選取的新聞資源亦應該是宣揚正義,幫助人們提高素質,完善自身的公德心與責任感的。以正確的姿態報道新聞,對百姓生活和社會動態進行真實報道,促進良好的社會風尚推廣。
電視新聞采訪實際是采編人員對新聞資源的系統調研和價值考量。通過相關的技術手段,將創新精神有效應用,延伸新聞的寬度,挖掘新聞的深度,將有助于電視新聞產業的發展。
基于此,想要將創新精神有效的應用于電視新聞采訪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出發。第一,創新采訪內容。改變當前新聞內容低俗的現狀,扭轉群眾低俗文化的需求心理。低俗文化之所以可以發展,主要是因為低端人群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因此,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提高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修養,糾正新聞行業內部的媚俗化現狀。以實性、公益性、公正性、高審美情趣性等作為新聞資源采編的基本標準。第二,創新的采訪模式。不拘泥于采訪的具體形式,綜合應用采訪的各種手段,為接近事件的本質,必要情況下可以進行暗訪,對于突發事件的采訪亦可以利用語音或者先進的技術手段。
3.2 電視新聞語言的創新
電視新聞語言是電視新聞素材播報的載體,有其獨特的特點,與娛樂節目側重點完全不一樣,注重語言的正統性、嚴肅性、真實性等。新聞選擇的正確與否,決定新聞的可視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強電視新聞語言的形象化,加大語言的創新,有助于提高電視新聞產業的發展。
3.3 電視新聞編輯方式的創新
現今的電視新聞節目為了更符合社會的要求,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必須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將新聞的設計朝著藝術領域的角度發展。從視覺角度出發,對新聞素材進行科學匯總,讓新聞與藝術結合,給人以視覺上美的享受。從聽覺角度出發,加強解說詞編纂的藝術性,使解說詞入耳動聽,生動簡要,給人以清晰地場面還原感。
4 新聞采編人員的創新思路
4.1 提高自身素養
新聞的好壞與新聞采編人員的個人素質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新聞是新聞采編人員個人素質的一個縮影。新聞出爐的過程經歷了制訂方案、采訪策劃、籌集稿源、組織報道等一系列程序,每個環節都是對采編人員的
考驗。
優秀的編輯由于具備豐富的經驗和長期對政治、思想、業務等方面敏感度的刻意培養,因而能有效把握住報道的意圖,對新聞內容和形式進行妥善配置,制作出有分量、有深度、有影響的新聞報道,實現節目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
4.2 提高策劃意識
21世紀是經濟發展的時代,更是信息量和知識爆炸的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若還是遵循傳統的新聞報道方法“循規蹈矩”的報道,注定被社會需求所淘汰。只有提高策劃意識,敢于打破單一角度看問題的局限,將新聞事實放在時空交錯的大背景下,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多個環節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報道,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新聞事件的價值和內涵,才能充分拓寬新聞廣度,塑造出獨家新聞。
4.3 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具備新聞方面豐富的文字功底和對新聞采用與否的準確判斷能力對于一個合格的新聞采編者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新聞采編者需要有意識的培養自身敏銳超前的思維能力,能夠科學的把握報道的主題思想和報道的整體結構,使編排的思想明確強化,在信息量上真正做到“雜而不亂”,從多方位、多角度討論問題,有效把握住觀眾的需求心理,并在恰當的時機發揮主導作用,引導觀眾順著報道的思維模式“走”。
5 結論
新時代下,加強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是加強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成為一種時代的必然,社會需要電視新聞工作者擁有更新的思想觀念,能夠從新聞語言、新聞形式、新聞編輯等方面不斷創新,以滿足觀眾的需求。只有新聞采編工作者感受到采編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將工作創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抓,才能有效促進我國新聞采編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路娜.新時期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J].讀書文摘,2015(3).
[2]朱宏玲.淺談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4(11).
[3]李喆.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3(8).
[4]李征.電視新聞采編創新工作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4(7).